发布时间:2021-08-24 09:02: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随着免疫屏障的逐步建立与变异毒株的全球蔓延,围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讨论日渐声高。加强针的研发进展如何?能否在不同技术路线之间“混打”?加强针与变异株疫苗先打哪个?
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23日接受媒体采访,介绍加强针研发情况,就相关热点话题回应各方关切。
相关数据近期已经对外公布。在18至59岁、60岁以上、3至17岁三个年龄段,
“整体的安全性数据还是非常好的,不管是局部的反应和全身的反应,都符合预期,和两针的没有什么区别。”张云涛表示,在免疫原性方面,
此外,国药集团在阿联酋开展了9300人的加强针研究,第二针与第三针的间隔时间在6个月左右,安全性数据同样符合预期,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免疫原性结果正在监测过程中。
张云涛说,根据相关研判和一些非典型的成队列的研究数据来看,
关于哪些人群应当优先接种加强针,张云涛表示,对相关的接种方案已有讨论,应该是一些特殊人群,比如60岁以上的老人,与社会经济活动接触最密切的人群,包括航空行业人员、快递小哥等。
“第一针接种完灭活疫苗,那么第二针也要接种灭活疫苗。如果接种第三针,也是同一个机理。”
张云涛表示,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并观察其免疫效果,这被称为序贯接种研究,需要满足3个条件:
其一,根据中国药品监管部门的规定,在进行序贯研究时,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必须都是附条件上市或者上市疫苗;
其二,需先在动物体内完成系统性序贯研究之后,得到安全性、有效性的验证;
其三,通过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合理合法地开展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序贯研究。
张云涛指出,如果跨过这三步直接在人体上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加强针,将可能面临长期的安全性风险。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数据对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序贯研究进行预判,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该过程取决于各个科研团队的研发进程。
张云涛指出,如果第二针与第三针的间隔时间稍长,比如半年或以上,人体产生的抗体会大幅度提升。这对防止变异毒株引起的感染和发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据他透露另据一些真实世界的研究,灭活疫苗对防止德尔塔株也非常有效。
张云涛也表示,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底线思维出发,对变异株疫苗的研发需要持之以恒开展。“比如研发德尔塔株的疫苗等,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相关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也正在跟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