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1 11:38: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继续关注潮安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区通过完善垃圾收处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场污染整治、建设废瓷消纳场所等措施,持续提升土壤污控水平,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位于彩塘镇的大肚坑垃圾临时堆放点2013-2017年间承接潮安区韩西片八个镇的生活垃圾,日平均堆放量约600吨,其污水处理、防渗漏及烟气控制等问题突出,是我区环保工作的一块“心病”。2017年底,我区投入1570多万元,启动“大肚坑”垃圾临时堆放点就地无害化改造处理,2018年完成整治并通过环保验收,让昔日垃圾满山、污水横流的垃圾堆放点旧貌换新颜,其后续管理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
工程后续管理方代表 肖大利 0947 污水全部收集,收集后,经过我们自己简单处理,然后用车载但潮安区广业污水厂深度处理,沼气是用50个井收集起来后,经过高温焚烧,实现无害化处理,我们绿化环境,原本环境是完全没有植被,我们把环境维护起来,改善环境。
在推进区域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的同时,我区还采用就地封场和清理搬迁的方式,积极推进镇级垃圾填埋场的整改工作。
棉蓝坑垃圾填埋场承担着古巷镇区大量生活垃圾的填埋任务,为解决场区及周边的水体、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区住建部门与古巷镇于2017年开启垃圾场应急整治工程,采用就地封场、沙土覆盖、修筑垃圾挡坝等技术手段进行全面整治。
古巷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 陈锐沛: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渗虑液的搜集处理,还有堆体里面沼气的导排,在加上我们镇的雨污分流(工程),现在工程进展非常顺利。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数十米高的垃圾堆现已成为了遍布植被、绿意盎然的山丘,全无垃圾填埋场脏臭污秽的痕迹。
古巷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 陈锐沛:经过镇一期二期工程的应急(建设),现在工程进入了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现在我们聘请了第三方有资质的运营单位对垃圾填埋场进行运营管理、维护,一旦发现紧急情况我们会马上派人进行处理。
废弃陶瓷垃圾处理也是环保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我区通过在古巷、凤塘、登塘等陶瓷主产区设立陶瓷废物的消纳处置场所,规范陶瓷企业陶瓷废物分类收集和存放,全面消化辖区内的陶瓷废物,2018年发来,共为1000多家企业处理陶瓷垃圾超过13万吨,陶瓷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明显提高。
在凤塘镇陶瓷固体废料消纳场,上千吨的陶瓷碎片化身为行坚固的步道砖和吸水砖。
凤塘镇陶瓷废料消纳场分场负责人 赖松阳:我们这里的废瓷是从附近凤塘镇里200多个厂搜集后,载到这里进行资源再生,以前人们的废瓷都是乱倒的,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废瓷载到这里后通过机械加工生成步道砖、土角、道路的垫层,现在正在研究(利用废瓷)制造其他产品,(消纳场)每个月处理量能达到七八百吨。
在此基础上,我区还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通过出台制度、配置垃圾收集车辆,对镇级垃圾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全区生活垃圾统一进厂处理,同时落实用地准入管控,全面压减化肥农药、废弃农膜、地源污染等涉农源头污染,持续提升土壤污控水平,经过数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土地污染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