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缅怀恩师黄瑞光

发布时间:2021-09-11 10:15:21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叶汉钟

8月31号下午,大明电告师傅黄瑞光因病逝世!我大脑顷刻一片空白,巨大的悲痛涌向心头,哀伤的泪水夺眶而出,是悲是痛难以言表。今天送别师傅,虔诚地磕三个响头躬谢师恩。恩师如父,父爱如山,几十年来,如梦如幻,历历在目,谨此含泪追忆点滴往事。

记得1986年我进入潮州茶叶公司,您是我的偶像、是公司的技术权威及技术经理,平时很难有机会接近您,能听到您与同事说话就很满足。

直到1990年,我调到公司人事部,才有机会经常跟您在一起,平时,您有什么好茶,就会招呼我过来喝几口,记得当时公司的名茶总汇,收集了国内顶级名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六安竹笠茶、祁门红茶、铁观音、武夷大红袍、肉桂、水仙等名茶,几乎都品尝了一遍,您说要多喝多品多记住。我是在您身边才有这机会和特殊茶缘,至此,我的茶路认知从这里开始,天下之大,茗茶之多,您的茶学知识之广,令我无比佩服并从中受益良多。

1994年,公司改制,从国字号外贸企业划归地方管理,公司实行个人承包制,我当时因经济负担必须拼一把,才能还清近十万元的债务。为此,很想承包公司的门店,但须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于是向您请教,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您对我说:年轻人就应该拼搏一下,有什么困难我帮你解决。您的鼓励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真的下海单干了。

那些年,您经常到公司楼下我的门店,表面上是喝茶,其实是从茶叶种植环境选择、制作工艺关键节点、加工火候处理、品鉴高低山新老丛、朝向判断等等无微不至向我私下传授您的经验心得,每有疑惑,都能得到您的悉心调教。使我不但很快还清了债务,还更深度地学到了一整套茶叶种植、加工、品鉴等技能。怀着敬重与感恩的心,想拜您为师,但几次提起,都被您委婉推辞说:“我是你领导,也是同事,不便以师徒相称,凡事我都会教你,你也别叫我师傅,彼此相知就行,还是叫我经理吧”。

您为人宽厚而坚守自己的原则,我深表理解,没行拜师大礼,我就不敢公开叫师傅,一直称恩师您—黄经理。但内心深处,您就是我的茶学恩师!是我人生的知遇之恩,亦师亦友!

1998年,潮州电视台拍摄《潮州工夫茶》,在策划期间,您极力向拍摄组林墩旭主任推荐我参与片子的拍摄,那时,我刚好在浙江大学茶学系研究生班进修,有这种实践的机会当然非常难得。其间,我跟随您走遍乌岽山,寻古树、制香茶、查资料,参与了整个拍摄过程。从您那里更加系统深入的实地了解单丛茶的历史、文化、加工、制作等相关技术、知识。在拍摄过程中,有一次您问我:“汉钟,你知道我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吗”?我说不知道,只知道您对我好!您说:“你父亲在凤凰当中学校长时,对凤凰人不错,我认可你父亲的为人处事,我尊重他。他退休时,你照顾安排进来公司,委托我多关照你,看你这些年很有长进,值得我帮你,希望你能为凤凰单丛事业多做些事,你是我们公司学历最高、最有学识的,实践经验也有,希望你通过在浙大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单丛茶的实际情况,在对外宣传推广工作中做出一些事来,对你的事业和实现人生价值有所帮助,你的天地在外面”!原来,我与恩师有两代的宿缘。这是恩师您的期待与寄托,我铭记在心,师傅的为师之道,为徒的尊师之行,令我懂得了自己的未来茶路应该何去何从。

从此我一直着力将潮州工夫茶文化及凤凰单丛茶向外拓展。您也从茶叶的收购、古树茶品的选择、品鉴等方方面面帮助我,每年收茶季,您第一个通知我去品尝各种历史名丛及挑选一些单丛茶,其中包含的厚爱是外人所不知晓的,恩师如父,人生大幸!

后来因对外事务繁忙,虽聚少离多却联系不断,您每当有机会都不忘提携我。在《凤凰茶史·茶事·茶人》一书中,您极力推荐非凤凰籍的我入选,这在此书茶人录中是罕见的,是您对我的恩情。去年福建省召开中国水仙茶研讨会,福建茶叶学会邀请您去参加,师傅您又极力推荐我代表凤凰水仙茶主产区参加研讨会,我藉此机会据理力争凤凰水仙的品种溯源,以正视听,为凤凰单丛的渊源正本清源,得到了恩师您的认可。

黄经理!!!此时此刻,请允许我在心底撕心裂肺地再一次呼唤您!

写到这里,眼眶还是泪汪汪的,您的离去是茶界的巨大损失,是茶界茶人深深的痛,我再也无法听到您的教诲,无法得到您的解惑,无法看到您慈祥的面容……深切的悲痛和无助。难忍的悲伤与缅怀,告别您,如失去高山般可靠的臂膀,悲从中来,挥之不去。恩师您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受世人尊重,您一生积累的茶学博大精深,您传授的制茶技法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凤凰山茶人,也将影响我一生的为人处事及对茶的态度。恩师精神永在,承传不息!

天堂多了一位来自凤凰山的茶仙!愿黄瑞光恩师一路走好!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