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读《红色财神》

发布时间:2021-10-07 09:22:5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许镇焕

建党百年,红色题材的戏剧作品层出不穷,《剧本》2021年8期刊出的花鼓戏《红色财神》便是其中之一。

嗜酒如命、目不识丁、出身农民的红军排长洪天明,意外被任命为某县苏维埃政府财经部长,武授文职,由“白丁”而称职,由戒酒而酗酒,洪天明自带的喜剧性格为读者上演一出有趣的红色喜剧。

正在清点枪机弹药的洪天明因不与素不相识的县委书记刘秋生作武器交易而获县苏维埃政府财经部长之职,这让自己意外,也让他人意外。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为何?因为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呈现洪天明的党性和警惕性,他是绝对不会将公家的东西与私人作交易而获取个人利益。正因有如此的党性和禀赋,让他非但没有得罪书记,反而得到要职。骤得要职,对于“正常人”来说是欢喜还来不及,可洪天明竟然是“反常人”,他拒不接受,这让刘书记意外,也让人意外。不是他不接受,是他压根就不敢接受。他不敢接受的原因非常简单直接,那就是他三代都是长工,斗大的字不认识半个。古装潮剧《程咬金招亲》中程咬金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看表章乌乌是字、白白是纸,伊不识我,我哩不识伊”,此时的洪天明真与程咬金一样,胸无点墨,他知道自己的斤两,深有自知之明,不敢接受是实际情况,但这不妨碍他作为农民儿子的率真、无邪、憨厚的天性。可革命的需要,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洪天明纵有一千条理由拒绝,最后还真如鸭子,容不得商量而被赶上架。

既然“被上位”,就得在其位谋其职。要想谋好职位,先得自我提升。然而,洪天明只识“一”字扁担,“二”字筷子,其他的文字对于他来说就如天文。显然,这对于身居县苏维埃政府财经部长之职的身份是不相匹配的,他得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我、改变自我,才能做好工作、胜任工作,方能服务全县、服务伟大的革命事业,这是洪天明“骑上虎身”后的省悟。

放下架子向被自己打倒的土豪劣绅黄得利学习打算盘是第一步,这是剧情的一百八十度突转,充满喜剧色彩。试想,刚逮到黄得利等一批土豪劣绅时,洪天明是红军的排长。对于长期遭受制压,现在翻身反制压,对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来说,心中的欢喜自不待言,于是各式各样的打压层出不穷,洪天明自然没有例外,骑行黄得利是最好的发泄,他骑得好不心欢意悦,可把黄得利吓得屎滚尿流。可前一秒把他当敌人,后半分求他当师父,黄得利惊魂未定,他尚敢相信洪天明吗?人物身份的转变,为剧情的发展提供意外的转变,洪天明求拜黄得利为师父,是厚着脸皮地求,你黄得利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所以别说要求黄得利倒过来骑行于他,就是千骑万骑也心甘情愿,只有你收我为徒便可。洪天明一面卖面皮,一面又不敢《阳面正势》,毕竟此时的黄得利还是阶下囚。一个目的,二种情势,是真情假意的较量与权衡。一旦黄得利答应,洪天明还不失时机与之约法,人前我还是管着你的人,人后我才称你为师父,哈哈!这称呼和礼数还真有天壤之别,彼此尴尬之情写在脸上,喜剧效果自然而生。

成功拿下黄师父,洪天明紧接的任务是为日益繁重的财经工作找助手。他选助手定了“不贪钱、不怕死、不乱搞女人”三大原则,这可比当日刘书记要他当财经部长还要严格得多,他深知,这是管着整个县经济命脉的他和他的助手应该有的底线和操守。为检验即将成为助手的李根深是否符合条件,这个农民出身的财经部长竟然出人意料地想出馊主意,让其妻子宋玉环“引诱”李根深,以试探是否为女色所动。这还不止,洪天明竟然亲自出马,假扮成国军掳掠李根深,对他威逼利诱,考验他重压之下是否怕死?经过三重的考验,终于选定李根深为助手。初读至此,以为是剧本的硬伤,但仔细一想,在特定的时空之间,这虽然不是万全的好方法,而且这方法还让自己的妻子好不尴尬,但“实土砌实墙”是洪天明此时此刻的不二选择。好在他的馊主意得到妻子的配合,终于把助手敲定。洪天明的这一选择,符合他原本农民的性格,当然,他夫妻唱双簧,好好地让读者嫣然一笑,相信现场的观众定当报以会心一笑。

洪天明好酒,直到“若活百年都是醉,不爱钱财不羡仙”境界。要说他喝酒误事,他倒不会,反倒是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这美酒一穿肠,便计上心头来,每每这个时候,尽管不是李白能够斗酒诗千篇,却也有酒一喝人激灵的豪情,这越发使他好酒、离不开酒,尽管他也自知酒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身体,可谁劝戒酒他便跟谁急,就是面对提携他的刘书记,也毫不留情地直接回击。足见其酒瘾之大。谁都知道,凡事一上瘾,谈戒千万难。大烟也罢,酒也一样,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大难问题,任谁都难以一时解决。洪天明为酒敢于顶撞上级领导,说明他心底的真,他的憨,他的坚持,他的喜剧色彩。但为着党的事业,肩上的重任,以及他的身体,他的妻子,他的家庭,他还是选择了服软,痛下决心把酒戒掉。但他的选择也让人意外,只能直呼只有你洪天明才想得出、做得出。别人戒酒是千方百计避开酒,他偏见酒不尝,仿效柳下惠坐怀不乱,显然,戒酒对于洪天明来说,是痛苦的,但能随时看见酒瓶,不也是意识上的乐吗?不也可过过“酒瘾”吗?这不难让人产生联想,洪天明每每看着桌上的酒瓶,想喝不敢喝的憨样吗?

戏剧舞台上有一惯例,欲进先退,欲扬先抑,作者借之运用于创作之上,运用到洪天明身上。那是什么?还是说到酒,洪天明的酒。 洪天明可以为革命事业而戒酒,这是抑,也可以为革命事业而喝酒,此为扬,只不过这时的洪天明在妻子之堂兄的出卖下落入白军手里。洪天明与白军团长白永贤(前曾打过交道的商人,捐钱而得官)以酒打赌,规则一是洪天明若先醉倒,则必须供出红军的计划,当然可得到国民党方面许诺的高官厚禄,规则二是白军以四喝一。不难想像,此时的洪天明身受严刑拷打遍体鳞伤,要想赢下这不对等的比拼几乎是不可能。是如海般的酒量还是意志的支撑,洪天明没有沿着国民党所写的“剧本”走,意外地喝醉了志在必得的白军们,坚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节操,保护了红军的计划,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洪天明的结果与许许多多的红色英雄一样,终为着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书写红色传奇。然而,洪天明却是特别的,他的特别之处源自他生命中自带的喜剧特色。剧本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开发利用,设置重构,人物配搭,语言应用,形成以喜写悲、以悲写壮的戏剧效果,而洪天明这一别样的红军英雄,痛饮吓白军的豪情屹立于舞台之上,存活在观众的心中。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