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2 15:13:21 来源:潮州信息网
居民可支配收入,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方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也是衡量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近期,由广东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合编的《2021广东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公开发布。《年鉴》显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达到41029元,超过全国水平近1万元,成为广东“六稳”“六保”工作成效的最好例证。
从地市来看,2020年,,其中东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一。从县(市、区)来看,深圳福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一,河源源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
从地区来看,《年鉴》显示,2020年,。其中,深圳、广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在内地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分别排名全国第3、第4。
在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的诸多因素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析,《年鉴》显示,这6个地市同时也是2020年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6个市。事实证明,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从收入来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可支配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城市占比都在50%以上。工资性收入最高的6个城市同时也是收入前6的城市,充分证明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其中,深圳居民2020年的人均工资性收入高达53676.8元,领先第二名广州1万多元,这成为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一的重要原因。而深圳居民工资较高,跟深圳的产业结构有莫大的关系。《年鉴》显示,按行业来看2020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金融业以256997元独占鳌头,稳居第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195428元紧随其后,而这两个行业都是深圳的优势产业,从业人员众多。由此可见,增加居民收入,不仅要注重发展的速度,还要注重发展的质量。
从2020年全省各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广州、深圳以绝对实力霸榜。全省共有14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万元,其中广州占7个,深圳占5个,另外两个是珠海的香洲区和佛山的顺德区。
此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的县(市、区)共有6个,其中广州4个,深圳2个,而超过8万元的两个县(市、区)均在深圳,分别是福田区和南山区。福田区以84473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深圳南山区、广州越秀区、深圳福田区分别以367233元、325608元、308072元位居全省前三,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而三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2、第4、第1。南山区综合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百强区第一,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福田区拥有商事主体近50万,创业密度居全国之首,其中本土世界500强企业4家,占深圳一半。越秀区则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达,税收亿元楼宇达65栋,同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600家。三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提高居民收入创造了空间。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从区域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前6的城市均来自珠三角。值得注意的是,肇庆和粤东西北地区12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但说到底,要靠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来缩小这种差距。”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指出,广东要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在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寻找发展新动能,打开新空间。“进入‘十四五’,广东应全面铺开‘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发起一场总体战、攻坚战。”
从城乡来看,,但距离1.5的理想情况仍有差距。
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东莞、中山位居全省前二。全省有5个地市超过3万(深圳没有农村,不计入统计),分别是东莞、中山、佛山、广州、珠海。
从收入结构分析来看,《年鉴》显示,,超过排名第二的中山近7000元、排名第三的广州近1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约3倍。综合起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这5个地市,无一例外农民都有较高的工资性收入,均超过了2万元,这说明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同样重要。
《年鉴》显示,在粤东西北地区,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县(市、区)共有14个,其中韶关、阳江均有3个。河源源城区以23592元成为粤东西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县(市、区)。
分析来看,这些县(市、区)除了一部分属于所在地市中心城区外,其余地区在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方面有着突出表现。比如阳江阳西县,“十三五”期间渔业总产量达239.59万吨,总产值295.56亿元,居全省县级前列;梅州梅县区金柚种植面积达26.2万亩,人均年创收8800元,已成为农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和致富果。
“广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一方面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把传统农业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大,另一方面要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全力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大规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各项产权权能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广东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万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