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4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不学礼、无以立”,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一些场所,记录下一些文明与不文明行为,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志愿者,畅谈如何普及推广文明礼仪,让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点滴细微之处体现文明行为、展现文明风尚,共同打造文明之城。
文明AB面
A
图书馆内文明 阅读成自觉行为
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更因其安静、舒适的环境成为人们学习、阅读的理想场所。日前,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馆内多处宣传有文明标语,市民进入图书馆、阅览室时衣着整洁,基本未见穿汗衫和拖鞋入内。馆内未见为别人预占位置的情况,市民一人一桌,保持安全距离学习、阅读,期间未见高声谈话,市民也自觉不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整体环境安静、卫生。
在图书馆文明阅读成读者自觉行为。
A
文明礼仪知识 融入幼儿教育
习礼餐桌间,文明好少年。湘桥区精博中英文幼儿园为孩子们开设了一门有趣的课程——餐桌礼仪,教孩子们文明用餐:不用手抓饭吃,吃多少盛多少,夹菜不能翻来翻去,吃饭时不大笑等。该幼儿园通过设置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让幼儿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感受到课程教学的乐趣,更好地促进自身礼仪学习的完善性。“一直以来,我们幼儿园重视幼儿的礼仪教育。日常生活中,幼儿在园的各个环节,我们都会将礼仪知识融入其中。”该幼儿园教学组长魏晓冰告诉记者,幼儿园还会定期开展外出实践活动,结合不同主题活动,教孩子们不同的礼仪知识,了解文明礼仪基本规范,养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小朋友正在学习用餐礼仪。
B
不文明出游“煞风景”
滨江长廊、凤城公园等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及游客游玩的好去处。然而,游人在游玩过程中,践踏草坪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节假日期间,在凤城公园A区,记者就曾看到,有游客拿着相机站在草坪上照相、在草坪上铺上垫子坐着闲聊,对草坪上写着“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等提示牌视若无睹。在滨江长廊同样出现践踏草坪的“不和谐音符”。
在凤城公园A区,有人在草坪上铺上垫子坐着闲聊。
B
电影院内喧哗惹人烦
到影院观影是不少市民喜欢的休闲方式。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在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不时有人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在潮枫路一家电影院内,记者留意到,在影片播放期间,有的观众在手机响起后接电话时会小声回应或走出放映厅接听电话,尽量不打扰其他人观影。但个别观众接电话时很大声地讲话,甚至有时候说话声音都能盖过电影的声音,影响周边观众专心观影。有受访市民表示,在看电影或看演出时,遇到邻座不停地聊天、儿童在座椅上嬉闹蹦跳等情况,很让人烦。
B
任性骑行不安全
为了躲避阳光、雨水,一些市民给自己的自行车加装了雨伞支架,或单手撑起遮阳伞,这样虽然不用“日晒雨淋”,但是安全却丢了。连日来,记者在新桥路、瓷兴路、绿榕北路等路段不时能看到,一些骑士踩着加装了雨伞支架的自行车,或一手撑伞一手骑自行车,在车流中穿梭。记者观察发现,在骑行过程中,一遇到较大的风,会出现不稳定性。特别是旁边的车辆以较快的速度行驶时,气流会把伞刮得左右摇摆,车头也随之出现一定的摆动,影响平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文明礼仪大家谈
市人大代表、枫溪瓷都实验小学教师陈少君:
文明礼仪教育需家庭、学校等多方合力
创建文明城市,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每一个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文明是什么?在市人大代表、枫溪瓷都实验小学教师陈少君看来,文明是邻里之间的相互关怀、是有人问路时的耐心指引、是公交车上的起身让座、是斑马线前的礼让。
陈少君说,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文明行为值得推广——使用公勺公筷,按需点餐光盘行动,公共场合轻声细语传递文明;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文明上网,不信不传网络谣言,抵制拒绝不良信息,文明健康使用网络;尊重历史,入乡随俗爱护古迹,排队守序彰显礼仪……
倡导文明礼仪,家庭教育十分重要。陈少君说:“模仿是人的天性,有些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自身形象,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模仿心理。”另外,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使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等不良心理,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文明行为。
文明礼仪的教育其实也是爱的教育。好家风、好家训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它不仅可以塑造人的性格,还可以影响人的成长轨迹。每个家庭都要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导孩子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提高孩子们的文明礼仪和道德修养水平,让孩子们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
俗话说,“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垂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陈少君认为,学校是文明礼仪示范阵地,要重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老师们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从自身文明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好榜样。
因此,创建文明和谐的城市氛围,要靠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自觉爱护我们生活的城市,让我们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充满友爱、真诚、和谐、温馨的精神文明社会。
市政协委员徐琬坚:
场景化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有不少容易被忽视的行为礼仪,比如,开会及参加宴会不玩手机;与人相处,多微笑,多说‘谢谢’;看他人手机的信息或照片,没有征得主人同意不要翻页等等。”市政协委员徐琬坚认为,这些文明礼仪都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文明礼仪如何得到更好的推广?徐琬坚认为,对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应该贴近群众、深入生活。她建议,在各社区宣传栏或合适的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或横幅等,将文明礼仪宣传融入百姓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让文明根植群众心中。有关单位可设计生活化的文明礼仪小音频或小短片,通过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在寓教于乐中扩大了宣传范围,提高了宣传的精准性;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在社区或公共场所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活动,比如开展环境清洁行动,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提高爱护环境的意识。开展文明礼仪专题宣传活动进小区、进校园,组织小型的社区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校增加文明宣传内容,通过幼儿或学生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提高所有成员的文明意识,进而促进行为的改变。
“此外,党员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可发动老年人、志愿者等群体组成文明监督小分队,监督制止不文明行为。”徐琬坚说,通过多形式、场景化的方式,将主题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潜移默化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深入人心。
枫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陈哲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主题活动
枫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陈哲莎告诉记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时,不时会遇到在公共秩序、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自行车骑行者闯红灯、乱丢垃圾等行为。
“城市因文明而美。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关乎城市形象。市民文明礼仪素质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礼仪宣传氛围。”陈哲莎建议,可以依托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熏陶,以市民身边的文明典型作引导,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相关志愿服务团队要切实将文明礼仪宣传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激发市民群众由心而生的行动自觉。
“近期,在枫溪区开展的创卫创文主题活动中,枫溪区部分小学的孩子争当起‘小小代言人’,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取得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不少家长的好评。”陈哲莎说,文明礼仪要从娃娃开始培养起,让孩子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把文明带进家庭,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文明礼仪薪火相传,文明城市创建富有持续性和传承力。
潮郡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小明:
将文明礼仪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
作为志愿者,在日常人际交往和志愿服务中的基本礼仪规范,既可以展示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也能彰显出一座城市的形象。
潮郡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小明告诉记者:“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时,我们会对群众微笑服务,保持热情和耐心。比如在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时,当遇到市民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时,志愿者们会耐心进行文明引导和交通安全宣传, 重点提醒行人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按规定走人行横道、不在机动车道内行走,注意通行安全。对于在公共场合大声接打电话,大声外放视频声音的行为,会提醒其适当降低音量,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此外,组织河小青开展保护韩江母亲河活动,积极劝阻沿河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号召大家增强保护母亲河意识,养成文明好习惯。
“文明礼仪作为美德的一种载体,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力量。”曾小明认为,当前,潮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名志愿者更要踊跃参与创建行动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书写文明新风尚,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贡献力量。
■ 记者手记
践行文明礼仪 需要人人参与
何谓礼仪?礼仪是人们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城市,因文明而有温度;市民,因文明而显优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人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践行者。
然而,在生活中,一些文明礼仪常常被我们忽视。譬如在旅游中随意扔垃圾、吃自助餐“取多多”吃不完、在公共场合大声接听电话等,这些“不和谐音符”折射出人们的“文明礼仪”意识仍有待加强。
今年,我市启动了“美德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组织开展弘扬道德、传承文明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此前,市文明办编印了“文明礼仪指南”,向市民群众传递更多文明礼仪知识,倡导文明礼仪新风。但文明礼仪的传承和推广,最主要的还在于每一个人的行动。如果不付诸行动,诸多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也是一纸空谈。
文明礼仪是一种习惯。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知礼等文明礼仪的践行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注意、天天坚持,将其培养成一种习惯。我们在践行的同时也在不自觉间成了文明传播的种子。相信随着市民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城市也将更文明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