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7 09:05:36 来源:潮州信息网
红色,是湘桥区磷溪镇英山村最鲜明的底色。从大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英山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农会、打土豪、支援八一南昌起义军、成立交通联络站,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潮州红色印记》系列报道,一起走进英山村,重温红色历史。
红色英山:一个村庄20多位烈士 ——《潮州红色印记》系列报道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一级科员陆妍慧: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挺进潮汕,23日晚英山村30余名青年农民参加潮安县农民自卫军,配合起义部队入城攻打国民党军并获得胜利。随后他们组成武装暴动队,在村中斗土豪劣绅,销毁田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
磷溪镇英山村村民 陆潮盛:
1931年秋,中共东江特委派林甦、傅尚刚等到秋溪区,即今磷溪、官塘、铁铺一带,组织革命斗争活动,他们以卖日杂货做掩护,发动英山村革命骨干许若愚、陆添涌、陆位保、丁梅等开展革命活动,农会组织壮大到100多人。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一级科员陆妍慧:
时至今日,英山村中仍保留着一口红军井,见证着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而随着潮澄饶游击区不断壮大,革命斗争深入发展,敌人疯狂向游击区反扑。1933年11月,国民党准备兵分三路攻打英山村,企图消灭红三连和秋溪游击队。
烽火岁月中,许若愚、陆位保等20多位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许若愚,时任秋溪区委书记,1935年8月,许若愚回乡恢复党组织活动时,遭到国民党军的追捕。
磷溪镇英山村村民 陆潮盛:
许若愚牺牲时年仅26岁,就在同一月,许若愚的妻子,时任登荣区特派员的李婵香在文祠鸭背村开展活动时,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3岁。他们的英勇事迹,也更加激发英山村民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抗日战争时期,英山村重建党支部并组织抗日游击队,设岗哨防御日寇袭击,并两次袭击日伪联防队。
解放战争时期,潮安革命武装斗争发展迅猛,战略重心转移到凤凰山区。中共潮安地方组织为适应斗争的需要,开辟了多条地下交通线。英山村四面环山,地处平原通往山区的交通要道,1948年6月,韩江支队第十一团派员到英山村开展革命活动,在英山村的林畔、祖厝、柿园尾等建立接待点,成立交通联络站,由10多名地下民兵掩护革命同志开展活动。
岁月奔涌从未停歇,奋斗征程永远向前。在英山这片红色热土上,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红色精神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