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这个展在进博会举行详解中国入世20年

发布时间:2021-11-10 15:53:40 来源:潮州信息网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商务部主办的“对外开放里程碑合作共赢新篇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专题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出。一批浸满时光记忆的实物、照片和视频,生动展现“复关”“入世”谈判历程,以及过去2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履行加入WTO承诺、支持多边主义、参与WTO改革的重大事件和历史瞬间。

沪产签字笔见证中国入世时刻

步入展厅,几件重量级展品映入眼帘——主席槌(仿制件)、议定书(复制件),签字笔、笔台和吸墨器(仿制件),以及中国代表团成员使用的笔记本,它们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与世界激荡、碰撞、融合的历史见证。其中,签字笔与上海颇有渊源,是当年上海英雄金笔厂专门为中国入世而打造的,笔身采用中国古老的点螺工艺,配以红木雕花底座,既设计精美又富有民族特色,既古朴典雅又庄重大气。

从会议审议中国入世议题到木槌落定,仅用了几分钟。而这几分钟,却凝聚着中国15年复关、入世谈判的艰苦努力。一位“90后”观众在看完这段历史展览后表示:“我们国家对外开放是有魄力、有决心的。入世后短短20年,国家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必要来详细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和历史。”

从2001年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倍,世界占比从7.4%增至近30%,2010年后稳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增长8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了形象地展示这些“中国速度”,专题展辟出“数字中的开放成就”专区,参观者可通过触摸现场的电脑来“切换”不同的发展轨迹。

大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举办了小型部长会议,出版了有关世贸组织的丛书,发布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8种语言)。同时,为世贸组织改革提出“中国方案”,包括4个领域、12个议题。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行动驰而不息。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里,碰撞出创新因子;安全、高效、便捷的肯尼亚蒙内铁路,由中国企业建设并参与运营……一个个项目,凸显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全国第一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6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展至全国……一个个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市场准入开放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世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让各国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与世界各国团结协作、风雨同舟,汇聚起磅礴之力,携手抗疫,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既有“大国”叙事,也有“小家”故事

1979年夏,随着一阵开山炮响,中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从滩涂中奠基起步。展览上的珍贵照片记录了当时硝烟腾起的震撼场景。

展览上,一组组今昔对比图,触动了观众。坐落于广东深圳河畔的渔民村,20世纪70年代之前,还是一派破旧荒芜的景象;改革开放后,村里开建运输车队和船队,发展养殖业,办起加工厂,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村”;如今,小渔村蕴藏着大能量,变成了加载高科技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现代社区。同样,经过30多年发展,上海浦东已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

主题展中不仅有气势磅礴、精彩纷呈的“大国叙事”,还有涓涓流淌、直抵人心的“小家故事”。1982年,在自家茅草房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和家人合影;2018年,拍照的背景换成了大气敞亮的钢混结构楼房,严宏昌也迎来了几代同堂,幸福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这些片段,既让参观者联想到身边类似的故事,更强化了对国家的归属和认同感。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