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秋登梁野山

发布时间:2021-11-07 10:26:2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余冬毅

初进梁野山,立秋已过,闷热静寂的午后时光仿佛凝固了似的。

静静地行走在幽深的山径上,繁杂的野生小树,密密匝匝的野生草本,偶或零星地点缀着几色小花,很是平淡无奇。穿行在杂乱的草木间,眼眸在随性自然又略显凌乱的草木间流转,以为这样的初秋山色或许只是一场极为寻常的相遇。

走了一阵子,山路渐渐有了坡度,水泥砖阶替代了水泥路面,山渐渐地陡峭了起来。串生着小绿叶的野生藤蔓缠绕着两旁的野树,附身于旁逸斜出的枝柯上,张扬着拦挡了半边路。羡煞着它们的随心所欲,恣意张扬。对梁野山的初识印象便是“野”,极尽天然而不事雕琢。

拾级而上,哗哗的水声踏着午后的时光渐次入耳,静谧的山谷渐渐热闹了起来。一条瀑流紧贴着峡谷奔流而下,水花轻腾,溅湿了两旁的岩石和草色。顺着瀑流的来向远眺,只见巨石层叠,形态各异,阶梯式般折叠而上。梁野山大峡谷蜿蜒盘旋有多远,不得而知。溪流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时而奔突,时而安静。不觉中脚下坚硬的石阶,变成了舒适的木栈道,紧依着峡谷向上延伸。峡谷两侧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秀丽的风景随着步伐的游移不断地变换着姿态,巨大的山石,或横陈、或侧卧、或斜伸、或悬空,岩壁峭立,危崖高耸。最神奇生动的要数卧虎泉边的卧虎石了,外形酷似一头卧地歇息的华南虎,平静安然地凝视流淌着的秋日清泉,似乎若有所思。相传当年定光古佛在此处喝水,一只老虎悄然而至,被定光古佛用法力收降并嘱令其在此处镇守山门,自此山中的各类野兽再也不敢出山伤害人畜了。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叹服着客家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了这些向上向善的神奇传说,山水随之增色,其蕴含着的积极价值取向与丰富文化内涵就更令观光赏玩者心驰神往了。

被浓荫遮蔽的木栈道时而笔直,时而迂回,依傍山崖,横跨溪涧,蜿蜒盘旋,百转千回。飞瀑流泉相映成趣,依循着山涧的曲折迂回变换着风姿,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粗犷时而温婉。通天瀑气势磅礴,奔越粗犷,颇有“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的神韵和气度。七十多米高的瀑流从天而降,声势浩荡,一泻千里。仔细看那瀑布,仿如一匹硕大无朋的白色布帛高悬山崖,与蓝天、碧树、悬崖边上绿油油的草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站在观景台上,欣赏着那白色飞练在重重叠叠的山岩上急剧撞击,顷刻间飞珠溅玉,纷纷扬扬。雪色的水花晶莹剔透,恍若白梅点点,腾起飞落,轻盈飘逸,散落在青岩深沉智慧的额角上,飞落在岩缝里忘忧草花美丽的脸庞上,跌落在窄窄的清清的深潭怀抱中。咆哮的水声如雷翻滚,在山谷里悠悠回荡。

栈道之顶便是仙女湖,碧波荡漾,水光潋滟,清明如镜,光可鉴人。伫立于云寨村前放眼远眺,四面青山抱绿水,风雨廊桥映斜晖。树影葳蕤,栈道隐约,微波粼粼,好一派旖旎风光。

回顾所来径,有种渐入佳境的意外和惊喜,原来这乍见寻常的梁野仙山早已怀揣着一卷绵延不绝的壮丽画卷等候已久,虔诚地等待着每一个踏访者去探询,去发现,去解读。

梁野山系属武夷山脉最南端,是武夷山脉最南端与广东南岭山脉东头的交会点,跨越闽粤赣,为三省地区水源涵养地,汀江、梅江的重要源头之一,润泽着山林原野,滋养着良田万顷,平畴千里,为世世代代武平人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生命源泉和物质保障。因而,作为武平第一高峰的梁野山自然而然地成了武平人的生命依托和精神景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梁野山不仅高耸雄奇,且有定光古佛在寂寥石洞清修岁月的动人传说。

定光古佛俗名郑自严,为北宋一代禅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朝廷正式赐封“定光佛转世”的高僧。其一生为坚持弘法,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惩恶扬善,扶贫济困,为百姓排忧解难,深得百姓尊崇。梁野山峰顶的古母石正是他震慑小人、惩恶扬善的见证。古母石悬空而立,历经千年风雨却巍然如故,其一身正气,威武不屈的秉性被雕塑成梁野山的气魄和精魂。而声名远播的定光古佛则成了客家民系先祖的化身,成了千百年来客家人顶礼膜拜的保护神,成了客家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与虔诚信仰。

梁野山遂成了客家人精神信仰的一个符号,它的雄奇壮美是令人动容的,而当它还是一个民系千年不灭的精神存在和信仰时,其蕴藏着的丰富族群文化内涵便更耐人寻味了。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