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0 09:10:00 来源:潮州信息网
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近期正式公布
仅有994个村(嘎查)入选
东明村如何实现
省定贫困村到
的美丽蝶变
东明村位于广东省饶平县中部,属革命老区,也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该村有400多年历史,全村共228户,960多人,面积7.5平方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植青梅、花竹为主,拥有千亩梅园、千亩竹园,素有“青梅之乡”“竹编之乡”之称。
在东明村,全体党员都要“亮身份,树形象”,以居住位置和亲属关系划分网格责任区,党员人人充当群众的“联络员”,从抓庭院美、人居美入手,做好宣传引导、收集民情、工程推进等工作,高效推进乡村治理。
以集体劳动为内容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也是东明村的一大特色。结合“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村党组织带领党员,持续清理垃圾,拆除大批危、旧、弃房及违章建筑。
在党组织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美化,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见缝插绿,见空建园,精心打造小菜园、小花园等“四小园”微型景观,形成了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农村特色微景观。
搭建群众自治平台
调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性
东明村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每年都至少召开两次村民大会,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决策及时向村民大会通报。同时,村里还成立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乡贤委员会等,积极搭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平台,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各项工作积极性。
不少村民还积极充当风貌管控监督员,及时举报违规建房、违规搭建,使破坏农房统一规划的现象能够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2020年,东明村被列为广东省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粤东)现场会参观点,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广州市相关部门专程前来考察学习。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在东明村得到了有力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勤劳智慧的村民们在家门口走出了一条文旅农融合的创业致富的新路子。仅今年赏梅旺季以来,东明村就接待游客约4万余人次,带动农业产业及旅游增收约150万元。目前,东明挂牌的特色小吃、土特产、特色竹编等店铺、摊位有20多家。 搭建乡村法治平台 突出制度建设深化保驾护航 东明村以平安法治建设为抓手,建立起一套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村庄治理制度。全村设立平安视频10个,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的深度融合。 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调解员、网格员、村法律顾问作用,依法及时就地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同时把普法教育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行为准则和自觉习惯,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村里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守住了村卡口。2021年春节旅游旺季,这班志愿者身影又出现在村内各个角落,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口,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搭建乡村德治平台 潜移默化推进移风易俗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治理最坚实的基础。东明村通过深入挖掘本村人文故事、革命历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和道德美德,塑造全村共同的文化信仰。2018年底,该村在全市贫困村中首先策划举办以“讲好乡村故事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故事分享会。 如今在东明村,潮乐锣鼓培训班、广场舞舞蹈队、灯谜会、篮球赛等文娱活动琳琅满目,村里组织开展“竹编技艺入校园”“竹编技能大赛”等传统工艺文化活动,参加县文化旅游节和“力诚”庙会,也有效提升了传统工艺的知名度和销路。村民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