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旅游

小康圆梦丨黄澄澄,金灿灿,坪洋柿饼熟啦!

发布时间:2021-12-01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黄澄澄,金灿灿,圆嘟嘟……这样的场面有没有让你食指大动?

眼下正是柿子成熟季节,在饶平县浮山镇坪洋村,村民们把新采购的柿子削皮后送至晒场晾晒,一大批黄澄澄的柿子尽情享受着日光浴。一大早,村民曾彦泉一家就忙活开了。

曾彦泉的亲戚:一天削皮大概削1000多斤,柿花要先削掉,不然旁边的皮削不掉,而且晒后也不好看,削皮也不能削太深,太深的话,天气不好,一晒容易坏掉。

柿子去皮后,再置于木制网架上,接受阳光和风的洗礼,交织成这个季节特有的美丽景色。

浮山镇坪洋村村民 曾彦泉:每天都需要来翻面,让它双面的日照均匀,当晒了十天左右,柿子的水分流失之后,就开始制作成柿饼。

所谓的制作即是手工“捏果”,这是坪洋柿饼的奥秘所在。顺着柿蒂凹陷摁压,揉散结块的果肉,让水分蒸发愈加均匀。经过重复日晒、风吹、捏压、塑形、柿子逐渐去除涩味及水分,原本七分熟的果肉,开始后熟作用,糖分慢慢产生,散发果香。

浮山镇坪洋村村民 曾彦泉:定型之后晒多一周后,就基本没有水分,只剩下糖分。有柿霜的话得看天气,天气降到10摄氏度左右才会有柿霜。

坪洋村制作柿饼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柿饼质润如脂、肉韧如胶。小小的柿饼,制作起来费时费力,从柿子到柿饼的转化过程,足足需要20来天。

顾客:口感好,有嚼劲,没让我失望,准备买点回去。

村民们深知,传统晾晒的柿饼卖相远不如机器烘干的柿饼好看,也不及机器生产的效率高,但大伙依然秉承传统,坚持用传统手艺炮制美味。

曾彦泉的妻子 曾楚君:作为年轻人,舍不得放弃坪洋柿饼加工这个行业,所以就回来继承父母这门手艺,想回到家乡,通过电商平台,让更多的人吃到纯手工制作的坪洋柿饼。

浮山镇坪洋村党支部书记 曾文祥:这个传统手艺一直流传下来,直到2010年后,大家开始大规模发展。晒柿饼得有场地,要集中,所以我们村在2016年就开始着手打造,将省道222线一带的土地流转后,集体经营。

流转出来的50亩土地,统一建设铺面,打造“柿饼一条街”。这不仅让土地迸发出更大产能,也为村里零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浮山镇坪洋村党支部书记 曾文祥:现在扩展到30多户在做柿饼,也解决了100多个工人就业,解决了劳动力,也解决了大家的经济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坪洋柿饼也搭上了“电商快车”,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模式,销往各地。今年的柿饼价格与往年持平,每斤售价20元到30元不等。

曾彦泉的妻子 曾楚君:一斤柿子大概晒出2两柿饼左右,一般一木晒架有400斤,晒后大概可以制作近百斤柿饼。今年行情线上还可以,但是线下比往年差点,受到疫情的影响,所以线下的销量差一点。

据预计,今年坪洋村全村柿饼产量约30万斤。由于不少柿饼加工户年龄偏大,对于电商平台经营模式较为陌生,多以线下销售为主。对此,村干部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会引进更多年轻人,推进电商平台发展,为村里的柿饼销售打开更广阔的天地,助力乡村振兴。

浮山镇坪洋村党支部书记 曾文祥:作为我们村,也有研究,还是要从网络,从电商方面来推广,做品牌做大,不然小打小闹的话销量不够多,争取把柿饼事业做得更大更好。

关于潮州旅游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