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时政要闻

关注民间力量保护古城|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潮味”古城

发布时间:2021-12-07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古城则因其独特而富活力。专家指出,大量的民间力量参与古城保护,应始终持审慎态度,除了政府有效地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规划控制外,民间力量要从历史角度出发,将潮州文化植入,更好留存古城的优势和文脉。同时要避免毫无特色的现代建筑元素涌入,而重蹈“千店一面”“千城一面”的覆辙。

真武宫修缮工程是我市民间力量参与“百家修百祠(厝)”的代表性工程之一。工程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原则,最大程度还原了历史原貌,尽可能保存其历史信息。

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吴志敏真武宫第一进木构件基本上只是拆安而已,拆了之后重新纠正,让其稳定。厝顶是作了揭顶,保留了大脊,用最轻最小的干预去修缮真武宫。真武宫是属于“公办民助”的项目,从图纸的审查,到施工过程的专家介入,都做得很到位,所以就给潮州古城保留了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

唐伯元故居年代久远,要如何保持它的传统风格,留住它曾经的文化记忆?相关人员在设计、建设中也坚持从完整性、真实性出发,多方考究,深度挖掘建筑的文化内涵。

唐伯元裔孙 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学武:市规划局定规划,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在图纸出来时,我还组织了大批的专家到潮汕地区各地考察,参考明朝期间古府第,古民居,看他们的建筑结构,结合潮州保存的资料,遵照明朝百官府第的历史规制,设计这个图纸。这个设计图纸得到党政部门、专家的认可,再进行施工,所用的材料包括外墙的颜色、材料都经过考证。 

这家客栈,主人以纯粹保存的方式来保护,从整体建筑格局到局部装饰,都保存了建筑的基本风貌。为了适应游客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主人在严格保持建筑外部风貌的前提下对客房内部进行了改造,而在庭院内增设现代建筑语言的做法,也可圈可点。

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吴志敏更新空间采用了玻璃这种比较虚的符号。传统建筑是实的,比如青砖、白墙、木构造。如果现在新建一面墙,就破坏了整个视觉格局。他懂得用玻璃,通过玻璃的映射还能产生新的妙处。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又为了能够保存传统建筑,刚好找了一个比较好的交点,让古建筑能够延续。如果民资力量来保护老城,保护老厝,如果有这种思路理念,值得点赞,值得推广和借鉴。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就没有活力。吴志敏认为,当前,民间力量已成为潮州古城老建筑保护的生力军,如保护得当,将能更好推进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因此要吸取“千城一面”“千店一面”的教训,按照潮派建筑风格和历史规制来保护修缮,最大限度重现建筑本来的面貌,让老建筑与潮州人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展现一个“活着的”潮州古城。

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吴志敏我希望通过政府的“民建公管”,“公管”得做足。从设计方案开始,加上当地部门的监管和当地专家的介入,让历史街区包括古城风貌不被破坏。古城有明清的老厝,又有民国带来欧风的骑楼,又有近现代特别是建国初期的经典建筑,这些都是潮州的文脉。要保护好,就得尊重她,这是潮州人的自信,也是潮州人兼容文化的体现,海纳百川。希望外来资本的进入,外来的建筑师、设计师,首先要尊重潮州,尊重潮州的传统文化。

关于时政要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