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旅游

一样的府城古井不一样的境遇……

发布时间:2021-12-03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府城古井,星罗棋布。2011年,市政府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划定东门大井、义井、开元古井、二目井、四目井、广源街井、弥勒佛井、莲花井和子母泉等9处作为府城古井代表。记者发现,部分古井管护良好,部分古井的管护则需加强。

开元古井位于古城区开元路与牌坊街交界,往来市民游客众多,由于缺乏管理,古井外围栏杆弯曲变形,古井内壁绿植疯长,有的已窜出井口的铁盖板。

记者&附近铺户:井盖有人打开过吗?(没有,没见过。)有人来清理卫生吗?(这旁边的就有,里面的那些就没有。)

开元古井,曾是古城区主要公用水井之一,井沿东面有“乾隆乙未年修”字样。据记载,旧时开元寺占地百亩,四面以开元古井、新街头井、弥勒佛井、广源街井为界。后因开元寺地界缩小,位于东南角的开元古井融入闹市之中,成了路口的一个重要标志。

市民:这些杂草肯定就要来处理好,在这看得到井,但是看不到里面的水。

游客:看起来会比较杂乱一点,杂草如果生得很高的话,古井原本的原貌我们是看不到的。

位于牌坊街北段的二目井同样被盖上了铁盖板,往井里望去,水面几近被枯叶和垃圾覆盖。井口盖板上,铁锁的锁芯已被锈蚀,显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曾打开。

西马路上的莲花井也仿佛被遗忘在闹市之中,井边垃圾散落、井内水体混浊、垃圾漂浮。仅剩下古井上方“古莲花井”几个大字和“光绪二年修井碑记”在提醒着世人,这口不起眼的古井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

附近铺户:没有来捞过脏东西,里面挺脏的,没人来处理。

游客:不光是看,也可以展现古井原本的作用吧,要不是你们刚才在拍照我真是看不见这个古井。

记者将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对古井的日常管理,加强对古井周边环境的日常保洁。

发挥民间力量 更好保护古井

实际上,也并非每口古井都被冷落在角落,保护得当的古井摇身一变,成为展示潮州文化的独特窗口。在牌坊街义井巷口,周边铺户不时前来义井打水,井内清澈的水中还可见鱼儿嬉戏。

附近铺户:整天在这就看顾好,有些人提了水没有盖上,就要盖好,古井前面有些脏了就清洁。不然本来这个台一两天就会脏,长青苔。

游客:我们到了一个城市,无非就是想了解它的风景、了解它的生活、了解它的习惯,井水不是越活越好嘛。

相传北宋名臣彭延年在潮州任知州期间,一度有匪寇围城。彭延年为解百姓饥渴,开仓济民,并在城内凿井36口。再加上古时潮州府城一些居民家中也有凿井取水。随着后人的沿用,不少古井就这么被保留了下来。

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师 廖春花:潮州古井的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以前,当时主要是为生活而建,以实用功能为主要目的。根据《宋代的潮州》记载,宋时的潮州就有三步一市、百步一井,泉清水秀、人杰地灵之称。

廖春花认为,古井跟古民居一样,只有持续不断的使用和爱护,才能保持它的生机和活力,积极的使用也是一种保护方式。

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师 廖春花:我们要把潮州古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推广和宣传。除了对古民居的修缮和使用之外,对古井的修复和使用也是古城生活气息的最佳展现。在管理上,可以由所在的社区进行日常的安全维护和看管。也可以组建专门的民间志愿者队伍,进行日常的保护和管理。还可以鼓励古井附近的商铺组团来共同保护,轮流看管,在轮值期间允许看管的商铺在此进行自家店铺或产品的宣传营销,不仅完成了商铺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旅游宣传,还保护了古井,一举多得。

关于潮州旅游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