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深圳机场卫星厅启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构建

发布时间:2021-12-09 09:08:33 来源:潮州信息网

12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关注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正式启用的消息。

深圳机场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的北侧,机场一跑道与二跑道中间,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启用后将新增42个标准廊桥机位,其中11个为组合机位可实现机位的灵活转换,最多可保障53架飞机停靠廊桥,过站航班靠桥率有望提升至90%以上,更多旅客可以体验廊桥抵离的便利。

卫星厅建筑形象简约流畅,与T3航站楼大飞鱼形象相呼应。卫星厅由中央区域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指廊组成,指廊连接处分别为东、西“双子星”广场。

在主体结构方面,卫星厅呈现“X”构型,共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在设计和空间利用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地下一层(B1)主要为捷运站台

地上一层(1F)主要为捷运到达厅、非正常航班候机厅

二层(2F)国内到港通道、国内出港平台、多功能服务大厅

深圳机场卫星厅启用后,现阶段将采用与T3航站楼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本身并不单独运行,而是通过捷运列车系统与T3航站楼相连接,只承担T3航站楼附属的旅客候机、登机、抵达和中转功能,旅客值机办票、行李托运、安检以及到达行李提取等服务功能仍在T3航站楼内完成。

旅客前往卫星厅的捷运站台入口在T3航站楼安检区后方,过完安检后即能看到醒目的前往卫星厅入口标识。如果旅客航班的登机口信息显示在501-583区间,即需要前往卫星厅候机、登机。从T3航站楼乘坐捷运列车到卫星厅只需3分钟左右,大大缩短旅客的步行距离。

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293万人次,全球排名跃居第26位,而设计吞吐量仅为4500万人次。卫星厅的启用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深圳机场空地资源,有效缓解宝安国际机场吞吐量不足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群建设。未来,深圳机场将结合客流量、航线分布等情况优化调整卫星厅运营模式,持续提高航班保障效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据介绍,深圳机场卫星厅是今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公布后“大前海”首个建成投用的百亿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深圳机场“十四五”期间首个建成投运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启用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发展能级,更好支撑“双区”建设。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