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千年神龟象埔寨

发布时间:2021-12-10 09:17:30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陆利平

龟,代表着健康、长寿,也寓意吉祥。传统风水学上更是祈望子孙后代昌盛,人才辈出。

象埔寨之前,我了解到象埔寨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更是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知道该寨的建筑以龟形营造而闻名,但对哪里是龟头、龟尾、龟脚……却是不为所知。

象埔寨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古一村,东距潮州古城8公里。先祖仿龟形营造古寨,寨前有一对石象征“龟眉、龟目”,寨内四角各有一口古井,象征“龟脚”,龟脚井位置前后错落几个台阶,呈爬行状,活灵活现。在寨中心西湖公祠前民居内的一口古井则寓意“龟脐”,此“龟脐井”自创寨以来井水不竭,四时清澈甘甜。在古寨中轴线大通道尽端,陈氏家庙后面筑有一座高大的大夫第大楼,高大后楼其厅向外凸出,这犹如“龟尾”。龟眉、龟目、龟脚、龟脐、龟尾,各具寓意,惟妙惟肖。这些,要不是陈秋城兄带我们独个认识,即使在其中穿行也不知其所以然。陈秋城是潮州市侨界作家联合会主席,又是本地人,说起古寨风物侃侃而谈,显示出了他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认知。

象埔寨选址也很有特色,从南岭至象岭共有99个岭,象岭是结脉岭,象埔寨倚象岭傍山建寨,故称象埔寨。寨呈方形,意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全寨都是陈姓,是古巷镇陈氏的发祥地,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整个方寨外围由高大牢固的寨墙围陇,寨墙厚0.88米,高5.57米。寨进深154.4米,面宽162.4米,全寨总面积25074.56平方米。昔时的象埔寨,面临古港,寨南北外围各峻护寨河,俗称河沟,流水常年不断,流入古港,曾经是繁忙的贸易商埠。

象埔寨始创于南宋年间,从宋元明清到民国现代,不同特征的民房风格均能在这里找到踪迹,可谓是“潮州古建筑民居博物馆”。它不仅集合了各朝代潮州古民居的风格,还荟萃了嵌瓷、木雕、石雕、贝雕、彩绘、贝灰雕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彰显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尊贵与气度。但建筑外观统一、朴实。其门楼高出,显示出一种雄伟和严肃感。寨楼大门上有石匾额“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为“壬戌之秋”,下款为“颖川郡立”,说明象埔寨陈氏祖先乃从河南中原南迁而来。

寨中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建制为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一进入寨门,是一条大通道,通道长约110米,宽5.9米,在古代,在一个寨围之中,真正是一条大通道。大通道直通大宗祠陈氏家庙。大宗祠位于寨中后部中央,大宗祠屋顶为悬山顶建筑,是一座金碧辉煌、典型的明式建筑。大宗祠前面是留芳亭,留芳亭的建筑为“八柱四垂”。这种三进祠堂前面是留芳亭的格局,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一座。同时,每座民居格局高度一样、造型却不相同。72座民居中,虽同样是单进、两进、或三进,同样是一厅二房或一厅四房,有南北厅、花椅石、太平门、古井、石臼,却找不到一座相同的。门楼的门簪变化也不定,保留了不同朝代的建筑物风格。

我们沿着寨墙行走时,发现四周还有相连的一间间单房屋,与那些大落厝相比显得低矮和狭窄,见我们有疑惑之情,陈秋城兄笑着告诉我们:“这些厝叫荫城厝,沿着寨墙四周一共有108间,荫城取‘荫城出财丁,气聚中堂,禄生长寿,子智生于长明’之意。”

大通道两侧,各有三条平行的巷,寨门到大宗祠后,共有南北横贯三条街,与巷交叉穿全寨,全寨三街六巷全部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是皇城建筑的缩影,故有“象埔寨、皇城起”的美称。但你走完全寨会发现,如此规模的古寨竟只有一个大门进出,这也是甚为特别的。不过,进了寨,会发现条条街巷都通往位于象埔寨中宫的大宗祠陈氏家庙,家庙在古建筑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从空中俯瞰,象埔寨寨内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气势雄伟,井然有序,宛若一本打开的书,中轴线(大通道)恰似书脊,两侧古民居则似书页上的文字,形象至极,村民称此吉相为“关爷看书”。每座府第(厝)各有1口井,有72口,加上4口公用井,全寨共有76口井之多,在一座围寨之中如此数量之多的井也是鲜见的。

在古代,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包括文武),就可在宗祠、祖屋、围楼门前或村中显著位置筑旗杆石竖旗杆,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激励后辈的上进心,以其一代胜一代。旗杆石是建筑与人最好的结晶,除了历史意义还有现实意义。因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对人才的需求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象埔寨在寨前广场庄严矗立着“六尖四平”十座旗杆石,证明了这是一个人杰地灵、文武双全之地。是呀,据潮州陈氏有庆堂族谱记载,寨中有进士、举人、贡生18人,寨中现有进士第1座,大夫第7座,确实是名贤辈出。

除了古代的名贤之外,现代名贤也层出不穷,尤以大宗祠陈氏家庙挂着的陈德将军和陈克华将军为最。

陈德是一位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他小时父母早丧,过着穷苦生活。大革命时期,他就在家乡与陈文光等人一起组织农会,建立赤卫队,同当地的封建势力进行过激烈的斗争。1932年,陈德远走江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此,他立誓“要跟红军走到底”的决心。翌年1月加入共青团,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陈德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参与奔袭萧水、激战湘江、强渡乌江和攻打遵义等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德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随部队开赴山西前线抗日,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保卫四平、攻打长春、三下江南及广西剿匪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陈德在解放军中从事政治领导工作,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唯一走完长征全程的潮籍将军,戎马一生,历经51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卓越功勋。

陈克华是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1919年加入粤军,任排,连,营长。曾参加过第一、第二次东征作战和北伐战争。抗战期间升任代理师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浔会战、粤北会战、桂南会战诸役,重创日本侵略军,战果丰硕。1945年9月15日,陈克华率部进入潮安城,在国民党军队一八六师协助下,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军无条件投降,接收潮安县日伪政权,宣告潮安光复!在抗战胜利近4周年之际,为纪念保卫潮汕、奋勇抗战而牺牲的将士,呼吁国民勿忘国耻家恨,潮安县政府于1949年2月在潮州西湖公园立“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陈克华为其撰《潮汕抗日战纪》碑文,碑文言简意赅,历述潮汕抗战史,留下极为宝贵的潮汕抗战史实。2015年12月17日,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勋章一枚,以彰其抗战之功。

漫步在象埔寨,我们在穿街过巷中,不时看见三三两两的村民站在门口聊天,一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在小巷中无忧无虑地奔走、玩耍,还有一位推着自行车贩卖日用品的货郎。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古寨的过往,家园的曾经,但所有的一切就似一幅存留在乡间展现的美丽画卷,显示出一片怡静、祥和的浓浓乡土气息。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