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0 10:49:3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邱喜桂
2005年7月,澳门回归祖国六年,中国政府以澳门“历史城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中国第31个世界遗产。
澳门回归,申遗成功,国人欢欣鼓舞,弥补了回归前澳葡政府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因诸多因素未能成功的遗憾。
澳门,是由葡萄牙人逐渐侵占的。
开始,葡萄牙人行贿当地官员,借用一牛皮大的地方晒海水打湿的货物,进而赖着不走了。
1557年,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门的居住权并被批准在澳门进行相对自由的贸易,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设有官府,由广东直接管辖。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
澳门由此发展成19世纪前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贸易,一个融合亚、非、欧、美四洲人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此诞生。
弹丸之地澳门,居然誉为大国际都市之名,虽不相称,但却客观地存在着。
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今天的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规模最高大、年代最久远、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好、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的历史见证;也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大炮台、大三巴牌坊等8个广场前地和22座建筑。
“历史城区”是全球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城市,但这些是申遗的需要,而到澳门的游客,大多会去看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标志,最具代表性的“澳门八景”之一,叫“三巴圣迹”。位于炮台山下,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为圣保禄教堂的前壁石建筑物遗址。
“三巴”是“圣保禄”的译音,又因教堂前壁遗迹貌似中国传统的牌坊,俗称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当时享誉东南亚。后于1595年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焚毁。
1602年,教堂第三次修建,由意大利籍耶稣会会士斯皮诺拉神父设计,历时33年,1635年建成,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200年后于1835年再次惨遭大火焚毁,仅遗教堂前的68级石阶及花岗石建成的前壁,就是现在的大三巴。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有名的建筑,也是澳门的象征、地标。有人说,“不去大三巴,就不算到过澳门”。
大三巴牌坊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雕刻精细,巍峨壮观,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堪称“立体的圣经”。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1583年,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在这里改绘世界地图为《万国图》,标上中文,送给中国地方政府。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在这里开始流入华夏大地。
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引入中国,医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
明末清初,大量天主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从事远东地区的传教,并由此创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篇章。
这些传教士来自不同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而作为基地的澳门,也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等。
大三巴也见证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鸦片,最早就是从大三巴下的港口,由葡萄牙人输入中国的,平均每年多达2万箱。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葡萄牙借此于1849年后相继占领了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葡人闯入香山筑新关闸,擅自以此为澳门之界。3年后的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王国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从而占领澳门达四百年之久。
离大三巴不远的花王堂街,曾是著名的“猪仔街”,沿街有300多家贩卖华工的馆所。当时的澳门,有数万外国人专门从事人口买卖。他们采取诱骗、绑架等手段,将华工强制买卖输出,很多人死于海上。1922年5月29日,葡军在大三巴下公然枪杀70多名中国人,伤100多人。
大三巴牌坊虽然已失去教堂的实际功能,但它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不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牌坊前680级长长的梯级正好成为天然的座位,牌坊,变成巨大的布景。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巍峨挺拔的大三巴牌坊广场、石坊上,几乎天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各界人士在这里集会、游览。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大三巴,迎来了她辉煌的新生。
这座飘荡了400多年的小城,如今化茧成蝶、破蕾绽放。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澳门回归20周年,人均GDP超8.3万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盛产石油的卡塔尔。澳门成为全球人均第二富有的地方。
回归祖国20年,澳门的变化有目共睹:从动荡萧条到稳定繁荣、从黑恶横行到长治久安、从单打独斗到母亲佑护、从小小莲岛到大大湾珠澳区……
回归祖国20年,澳门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澳门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元(澳门元),增加到2018年的4447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底,澳门财政盈余达到5056亿元,比1999年增长193倍。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大三巴牌坊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我以前虽多次去过澳门,也游过大三巴,还是兴味盎然,于通车翌月11月即与红山友20多人跟团再游一次。大三巴人山人海,游客如潮,没有不拍照的,拍照都拍大三巴。
香港还未有“世遗”,澳门有了,代表性就是中西合璧的大三巴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