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2 16:23:03 来源:潮州信息网
1月12日上午10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广东大厦举行《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扫描二维码可看会议实录
中医药事业发展成为发布会的关键词之一。在会议上,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锦汤介绍,广东将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体系,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和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
广东将开展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组织专家分批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支付改革。对中医优势门诊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对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和中医日间治疗病种,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对需长期住院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按床日付费;对以西医治疗为主,增加中医服务的优势病种,适当提高分值;对中西医并重的病种,实行中医与西医病种同病同治同价。
同时,广东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类医院制剂以及针灸、骨科康复、治疗性推拿等纳入广东省医保支付范围。
此外,广东将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制定适宜在基层开展的中医基层病种,实行同病同值;优先将中药和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纳入门诊特定病种用药和诊疗范围;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医疗康复等中医药服务,群众因患慢性病就医时能用上更多的中医治疗。
李锦汤称,广东还将支持建设中医类紧密型医共体。探索实行总额付费、加强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动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激发医疗机构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发挥中医在骨伤、皮科、妇科等专科治疗的独特优势,让广大参保人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此,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金文杰称,“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充分总结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和救治能力:
一是健全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机制,全面融入中医药方案,确保第一时间响应。
二是高标准完成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全面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体系。
三是组建好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有关队伍和培训基地的作用,强化中医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重症医学科、急诊等专科建设,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西医协同救治的能力。
一是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把岭南中医药品牌擦得更亮。建设首批引领国际的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成一批国内领先的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重点专科。推动地市级中医医院全部创三级,30万以上常住人口县中医医院全部创二甲。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的达到95%、设置康复科的达到80%,全部设置感染科。强化中医药健康养老能力,60%以上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