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08 11:23: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正月初六当天,记者来到湘桥区西华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典雅致的深棕色挑檐式门亭,鲜亮的大红灯笼点缀其下。门前,桂花树对称分布,石椅整齐摆放,小区处处张灯结彩,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浓浓年味。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我市榜上有名的“最差小区”。小区居民林姨忍不住感叹道:“在这里住了40多年,没想到有一天,小区通过改造实现‘逆生长’,大家都很开心!”
改出“新面貌” 造出“新生活”
西华小区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小区共有16栋房屋,300余户,现有住人150余户,居民260余人。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小区一直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而随着小区“年龄”不断增加,路面破损、楼房墙体斑驳、私自搭建现象日益严重……
去年10月,市委相关领导带队到西华小区视察时指出,小区阳台加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须予以排险。湘桥区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居民进行拆砖排险,同时帮忙筹集资金,助力小区改造。
“市第十五届党代会提出,要打好‘三大战役’,解决一批群众关切、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西华小区历史遗留问题要彻底解决,以扎实成效取信于民。”湘桥区西新街道党委书记谢焕杰表示,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街道、社区在前期整治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正式启动西华小区改造项目。
改什么?怎么改?改造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家入户、问需于民,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居民在小区改造中“唱主角”,将居民最期待、最急需的领域纳入改造范畴。
围绕居民最关切的10余项亟待整治的内容,西华小区开启了3个月的“变身”之旅。针对小区加砖围挡、私自搭建这一突出现象,街道机关、社区干部聚焦难题攻坚,逐家逐户上门做通思想工作,同时城管部门入驻西华小区现场办公,锁定违建,依法下达文书,让居民主动进行拆砖排险,最终成功拆除125户阳台加砖,为不堪重负的老房子“松绑”。合理规划车位、刷新建筑外立面、增设休闲石椅、清运垃圾杂物……一项项精准“手术”让小区旧貌换新颜。
春节里,小区居民们在葡萄架下喝茶聊天,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小区的环境卫生好了很多,我们非常感谢各级党委和政府办的好事实事,现在大家住得很舒心。”对小区环境的变化,在西华小区生活了41年的第一批住户陈锦荣感慨道。
“小空间”里有“大作为”
在西华小区里,一间面积只有3、4平方米的小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小屋外挂着崭新的两块牌匾——“中国共产党西华小区支部委员会”“西华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记者了解到,在西华小区实现华丽转身后,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小区文明程度,湘桥区在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桥头堡”作用,吸引业主委员会、居民、志愿者等更多力量参与到服务群众中来。
西华小区党支部书记郑镇湖告诉记者,春节前夕,在小区党支部的组织下,书法爱好者在葡萄架下挥毫泼墨,写春联、送春联,大家把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祝愿凝于笔端。居民们一边欣赏俊逸的书法,一边挑选心仪的春联,共迎新春佳节,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同时,志愿者还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群众对小区党支部的认同感。
“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我们将常怀感恩之心,以服务住户、服务小区建设为出发点,推进小区创文创卫工作,倡导更多党员和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的西华小区。” 郑镇湖告诉记者。
富余车位将变
“共享停车场”
“小区居民目前对停车规划和收费方面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吗?”采访当天,谢焕杰正在小区调研停车问题。他告诉记者,西华小区地处闹市区,并且紧靠市人民医院,车位少、停车难。在这次小区改造中,西新街道通过规范居民停车秩序,共划出70个停车位,在满足居民停车的同时,计划引入智能停车系统,将小区富余车位打造成“共享停车场”,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
谢焕杰说,“共享车位”坚持资源资产化、资产收益化思路,在原有的车位资源、停车场硬件基础上实施错峰错时停车,实现停车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盘活停车资源,既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市委打好‘资源配置优化’战役的重要路径。” 谢焕杰告诉记者。
“车位共享,既能解决停车问题,又能增加小区收入。小区有收入之后就能加强物业管理。管理走上常态化之后,小区的整个面貌将再上一个台阶。西华小区成功之后,我们还将向其他小区推广这个模式。建设共享车位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谢焕杰说。
谢焕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西新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持续以焦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居民诉求为出发点,以居民满意度为落脚点,坚持群众事情无小事原则,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居民打造一个安全有序、邻里和谐的美好家园。(潮州日报记者 梁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