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让我们一起加油
发布时间:2022-02-14 12:04:35 来源:潮州信息网
今天
是各中小学开学的日子
同学们高高兴兴
又回到了我们热爱的校园内
又见到了我们尊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
又要开始新学期的拼搏了
开学季让我们一起加油
为保障同学们在校园内
能够健康安全的学习和生活
让我们在开学的第一天
先跟着昱昱和芳芳
上一堂校园卫生健康知识课
1 疾病防控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1早晨自检
感觉发热(≥37.3℃)、
咳嗽、呕吐、腹泻等不舒服,
及时告知家人或老师,
及时去看医生。
No.2出行防护
如果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途中
全程戴好口罩。
与他人尽可能保持距离,不交谈,
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先洗手。
No.3入校测温
遵照学校安排错峰到校,
安静有序接受入校体温检测。
如需排队等候,
自觉与人保持间距,不交谈。
如体温异常,
服从学校安排
转移至健康观察室等候家长,
未经允许不得前往其他地方。
No.4 在校监测
配合学校晨、午(晚)检,
如实报告健康状况,
如有不适及时报告老师,
戴好口罩听从学校安排
前往校医室或隔离室,
必要时请家长接回。
如发现其他同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避开,并及时报告老师。
No.5 个人卫生
勤洗手
特别是在这些关键时刻:
饭前便后
咳嗽或打喷嚏后
摸过很多人接触的公共物品后
感觉手脏时
运动以后
咳嗽、打喷嚏时
用纸巾、手肘衣袖遮挡口鼻,
随后洗手 。
不要用手触摸眼、鼻、口,
如果真的需要触摸,
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
No.6 戴口罩
No.7 校内防护
保持礼仪距离,
不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
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No.8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
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用品清洁。
清除室内外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定期开展预防性消毒。
No.9 规范隔离
因病缺课或隔离期间,
每日向班主任汇报健康状况,
及时回复学校追踪。
传染病患者康复或解除观察后复学,
持医院病愈或解除隔离证明,
经校医复核确认后方可回班。
No.10 健康生活
规律作息,坚持每天体育锻炼2小时。
保持8~10小时睡眠,
保证营养,均衡饮食。
疫情防控提前生成粤核酸码并截图或打印出来。
2. 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高发时间为3-7月,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均易感。
3. 诺如病毒
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病程一般为2~3天,以3—4月为高发季节;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各学段均易感;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4. 食源性疾病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往往在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
5. 麻疹
传染性很高,首发症状出现3~5天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高峰期是3—5月份;潜伏期6~18天;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7岁以上学龄儿童、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及成人为易发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01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
02
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03
增强自我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0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均衡;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05
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帮父母做家务,劳逸结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06
改善室内环境。室内常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可消毒。
07
若儿童发生传染病,应在家隔离,家长不要害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遵从学校传染病休复学管理制度;也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他人。
08
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09
教室、宿舍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0
加强教室、宿舍、厕所、校园环境、食堂环境、餐具、玩具的通风和消毒工作。
11
针对新冠肺炎,各地区应根据当地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2 常见病防控 近视肥胖
最后
祝同学们健健康康返校
快快乐乐学习
来源:潮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