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4 11:26:3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关全
数年前出差到浙江宁波市,慕名前往探访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的天一阁。
据介绍,明朝中期,有一位退隐的兵部右侍郎、痴迷藏书的宁波人范钦,他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在他解职归田后,起初建造了一座“东明草堂”来保管这些藏书。后来,藏书日多,亟需兴建新的藏书楼。一次,范钦在翻阅碑帖时,看到揭傒斯书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该帖上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句,范钦从中得到启发,因为一、六属水,二、七属火,三、八属木,四、九属金,五、十属土。所以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范钦遂决定按照源自《易经·系辞》的这句话的含义建造藏书楼,并将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的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寓意以水克火。五行之说也是中国古典文化富于神秘魅力的一个因素啊。
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把藏书楼建成砖木结构六开间的二层楼房,楼下六间,楼上合而为一。下层供阅览读书和收藏石刻用,上层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藏书楼在南北两面开窗,空气对流,通风防潮,东西两山墙采用封火山墙,以免邻屋火患蔓延书阁。这种下六上一的建筑格局,正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寓意。不仅如此,其房间的高低深广,以及书橱的尺寸也都暗含“六”数。你看,一句古语,在建筑细节上处处加以照应,这个建筑理念,可谓无微不至,最文化最“国学”的了!
楼前有一口蓄水以防火的“天一池”。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除了藏书丰富,天一阁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
一个封建时代退隐的官员,不单纯建园林以供优游享乐,却以藏书和保护善本为最高目标,这么有文化眼光的人,从古至今能有几人呢?何况,他立下遗嘱,要求子子孙孙不得有违祖辈光大文化的宏愿。时至今日,天一阁已成为地方的事业单位,藏书博物馆,里面还藏有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在新的年代,它还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
天一阁是宁波人热爱文化的生动象征,如今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逛一逛这座著名的书房,大可澹泊我志,清净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