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31 17:35: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图 | 邻里下午茶 林伟焕
工夫茶里人情味
薄茶一杯,浓情一片。
潮汕人喝茶最为讲究,所谓工夫茶。
红泥小火炉、炭火、羽扇、瓷泥茶盘、三个茶杯、茶瓯还有地道的凤凰茶、山泉水,一张方桌,几把竹椅子,烹水待客,呼亲唤友……
潮汕人喝习惯凤凰单丛茶,而且有一番考究,这潮州工夫茶可是以“工夫”而称特色。选茶、选水、活火,煮沸水冲洗好茶具,盖瓯冲泡,“高冲低斟、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客来待茶茶要新,首冲茶汤为洗茶要倾倒掉,人要热情茶要烫,喝茶要趁热,浅茶满酒,通常摆三个茶杯,品茶忌未请先动手,主人食尾杯茶……
茶
意
图 | 韦榕 林丽卿
这番工夫,用心最是在人情。工夫茶,重在分享,品茶论道,与身边人谈论生活的喜怒哀乐,共同分享人生的滋味;“待客茶为先”、“寒夜客来茶当酒”……客人到访,煮水烹茶,品茗座谈,“人情好,食茶甜”,心里话儿伴着阵阵茶香自然流露。冲饮潮州工夫茶,入嘴品尝,茶汤从浓到淡,在苦甘香中回味无穷……品饮之,人生的经历过往犹如手中的这杯工夫茶汤,苦甘滋味。
凤凰涅槃,也许每一片茶叶都怀有践现大自然不凡造化的梦想;人生如茶,也许,每个潮州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工夫茶的缘分和故事,每个人都能从潮州工夫茶中品尝出生活的味道,审视内心的观照。
一片叶子
观照
图 | 茶叶飘香 刘巧如
“茶和米,同一起”。一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潮汕,茶是家庭的必需,早午晚随时冲饮;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工夫茶具,甚至商户业场、店家铺头,工夫茶是招待最佳选择的摆设。随着时代的进步,这套传承数百年的工夫茶道具不断换代升级,炭火红泥炉可能已经是遥感电磁炉,茶盘可能已经是木雕艺术品,不变的依旧是那高冲低俯的姿势,依然是那份滚烫的热诚。
自古以来,潮汕处于省尾国角,地少人多,为持家谋生计,潮人“种田如绣花”、善于经商、精于手工艺活,靠的是在有限的资源中不断地开拓进取,凭借聪明才智,辛勤付出,形成了儒雅精致又敢闯敢拼的精神特质。这工夫茶,正是荟萃了潮人的生活态度,传承着独特的潮汕文化。茶香沁人心。茶好喝,种茶、做茶不知要付出几多辛勤汗水,采摘的鲜茶叶要经过及时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可供冲饮的成品茶叶。种茶给山里人家带来了经济收入,不同茶树品种和制茶发酵时会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图 | 采春茶 黄奕彬
潮州民间盛传,凤凰茶和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有关。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在古代,许多潮州先民就是因为战乱、避祸等原因从中原举族南迁入潮。人们心里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祈盼国家强盛、天下太平。这下可好,国家积弱,外族入侵,连皇帝都被元兵一路追杀逃避到潮州凤凰山来。人们忧心家国,又悲悯年幼的宋少帝,借此传说,让后人一喝到工夫茶,提及宋种,甘苦萦怀,莫忘前朝往事、历史教训,世代传唱家国情怀。
图 | 采茶 黄奕彬
茶薄人情厚。出门在外,寻亲访友,人情往来;居家待客,有闲来食茶;冲泡好茶来待客,是潮汕人热情好客,友善礼貌的行为体现。
潮人顾家,工夫茶里传孝道。在家中,饭后,休闲,一家老小,围坐客厅,一壶好茶,共享天伦。祖父辈言传身教,总是在冲茶、饮茶的过程中教诲儿孙,读好书,做好事,谆谆教导;待到儿孙长大懂事,也学会了主动冲茶,亲自端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分享,浓浓的亲情,淡淡的茶香,潮人的家总有工夫茶。
一代代的潮州茶人薪火传承,将潮州工夫茶文化不断提升,努力将潮州工夫茶进行推广,让世界了解潮州工夫茶。
图 | 一丛一味 刘巧如
叶汉钟先生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人,他经营茶叶,钟情于茶文化研究,青睐于所有关于茶物品的收藏、制作,整理研究凤凰单枞茶制作工艺,出版专业论著,他和黄柏梓先生编著《凤凰单丛》一书,致力于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研究、推广,用心把潮州单丛凤凰茶推向了全世界。
爱国实业家、著名侨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先生也爱喝潮州工夫茶,难舍故乡情,他亲笔题写凤凰茶品牌“金雀嘴”书法字样,大力支持“金雀嘴”凤凰茶走向世界,年近百岁的慈善寿翁时刻惦记着家乡,在高铁动车上他也不忘掏出手机关注凤凰茶信息。我也有幸应邀在潮汕凤凰茶座手机软件文谜频道主持举办金雀嘴灯谜会活动呢。
工夫茶里人情味,潮州的凤凰茶会将这份情谊尽情传递!
文 | 陈伟滨
?
活动主题
【茶香萦绕最潮州】
潮州市茶文化网络美文美图征集活动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浏览活动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