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1 10:54: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资源,“两会”期间,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区人大代表卢树生建议,要尽快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4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7名。其中,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金石镇,其民间艺术种类之多,令人赞叹。
区人大代表 卢树生:金石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现在我们金石镇现有两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一个就是嵌瓷,一个就是铁枝木偶,还有若干的省市级的非遗项目,现在嵌瓷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个,市级传承人两个,区级传承人有三个,我们成立了潮州嵌瓷博物馆,传承非遗文化,展示潮州嵌瓷。
我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成果,但是,“后继无人”、 缺少活态传承等问题也困扰着我区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区人大代表 卢树生:我深刻感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应该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要善于研究,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提高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传承的能力。
卢树生表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于提升潮安的文化自信、历史内涵及人文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快对龙湖古寨、从熙公祠、三元塔等文物的保护修缮,做好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及展陈工作,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区人大代表 卢树生:文物建筑的修缮要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保持文物“四个保存”,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防止破坏性修缮。从熙公祠是目前潮安区的唯一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做好修缮的同时,也要做好活化利用的工作,美化从熙公祠周边的环境,打造潮州的祠堂文化,做好从熙公祠的展示工作,成立华侨博物馆,打造潮州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