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网络中国节·清明】追寻先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革命母亲李梨英

发布时间:2022-04-02 11:25:06 来源:潮州信息网

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位于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大坑村。李梨英(1888—1961),女,共产党员,一生为革命赤胆忠贞,十年的游击战争和十年的地下工作,为革命献出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被潮汕和闽西南人民誉为“革命母亲”和“红军阿姆”。1951年国庆节,作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代表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是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潮州市湘桥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追寻先烈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 | 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

党史精读】

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位于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大坑村。

李梨英(1888—1961),女,海阳(今潮安)县西坑村人。李梨英16岁出嫁到大坑村,后丈夫病逝,她含辛茹苦地养育着6个子女。1932年,李梨英成为大坑村农会、妇女会的积极分子。1933年春,李梨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秋溪区游击队得知敌人准备包围红三连驻地的情报,派李梨英出外侦察敌情,使红军取得“黄儿坷伏击战”的胜利。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李梨英的二子一婿为革命而牺牲了。她义无反顾,于1935年夏天带着年仅12岁的小儿子上凤凰山。同年11月,她随潮澄饶红军转移到福建乌山根据地,担负起伤兵站工作的重担。1937年7月,闽粤边的武装队伍受到挫折,共产党的领导机关也被严重破坏。这时,李梨英及20多名伤兵仍留驻乌山根据地,在她耐心的思想工作和精心护理下,使这支革命力量得以保存。1941年,李梨英被调往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后又负责掩护潮梅特委等党的领导机关。1944年,在处决叛徒姚铎的斗争中,她多次往返于揭阳榕城和潮安江东佘厝洲之间,传递情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5年夏天,李梨英调到潮汕特委直接指挥下的地下交通站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交通站得以长期隐蔽,直到潮汕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梨英先后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被潮汕和闽西南人民亲切地誉为“革命母亲”和“红军阿姆”。1951年国庆节,李梨英参加南方老根据地代表团到首都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作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代表,向毛主席敬酒。李梨英晚年患了癌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嘱咐把1800元存款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1961年6月李梨英因病逝世。方方为“革命母亲李梨英公祭大会”撰写了挽联:“十年游击战,十年地下工,匪特、汉奸、日寇,哪在你眼里,堪称智勇;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挫折、伤亡、失败,信心永不摇,无愧忠贞”。

李梨英故居建于1968年,原为2间瓦房,已倒塌。2008年9月在原遗址上重建,修旧如旧。2010年和2014年,为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活动,铁铺镇两次对故居进行主体修缮,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修筑通往故居的水泥路、修建停车场以及购置课桌椅等。该故居展陈面积50平方米,展线长度3米,展品223件。

李梨英故居于2009年被潮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14年被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授予“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被中共潮州市湘桥区委授予“潮州市湘桥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来源:网信潮州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