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外公的蜘蛛罾

发布时间:2022-04-04 09:37:29 来源:潮州信息网

摄影 邓建忠

□ 邱璧莹

外公身材高大,忠厚老实,他以讨海为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渔民。他原先是行深海渔船,因为家乡都是渔民,以前乡里的男人们大多数是行船讨海,我记得乡里的集体渔船有五、六艘,每艘渔船有船员十多人,每出一次海为十五天,每艘渔船分布在按屿、圆屿、凤屿、妈屿、狗挠等岛屿进行捕鱼作业,还有二艘机帆船,机帆船是最好的。要进入机帆船就要靠人脉关系,才进得去。外公当时是行狗挠。外公五十多岁就退下来,是因大舅去顶替,外公退下没事做。我父亲看在眼里,就跟外公商量,决定到红山堤围附近海边,搭建一棚蜘蛛罾,那时的红山至三百门沿海周边只有二棚,其中一棚是外公的,真稀奇少有。

外公的蜘蛛罾搭建位置是在红山堤围中间,红山对面是三百门港口,是所有的出海渔船通往南澳、汕头、汕尾、陆丰、甲子等海域一带,也就是海上的作业过往渔船,包括行本港的,深海的甚至行外海的都必须到三百门港口入港,到红山头入关,凡是出海掠鱼的船通常都是满载而归,所有的渔货都在红山头水产站收购。那时的红山海鲜市场一度非常繁华,而且三百门港闻名海内外!

按行船人的习俗,凡是过海的船只渔船里面都有供奉妈祖,在每月初一或十五,每只渔船一定要祭拜妈祖放鞭炮。并且新船出海更必须先举行拜妈祖,放鞭炮仪式讨个吉利。请妈祖保佑出海平安,一帆风顺,平安大赚!还有在每年妈祖生,全镇渔民各家各户都安排三牲圆果,到红山妈祖庙参拜活动,那时的那种海上人家的热闹,人群非常活跃。当时整个海域一带海底又是没有污染,海水特别清澈,特别蓝,海底的鱼群成群结队游离不断,看到虾在跳跃,蟹在海面上到处爬行,经常还看到海豚也来凑热闹,在海面上有节奏的泳起泳落,使海边的风景焕发一片生机的迷人景象,特别是海面浮湧的时候,有时能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市蜃楼。

外公的蜘蛛罾是用竹架搭建在海面上靠在半堤,竹架前面搭建一条竹桥,竹桥下面是供着一个大网,像蜘蛛网一样,好供给鱼群入住,竹桥后面是连着一个有四五平方的草房子,草房子里面可以休息,还设有工夫茶点好招待客人,坐在里面让人感到很亲切温暖,舒服。加上外公每骑一次鱼,回到座位上就跟我们聊天,讲故事。所以蜘蛛罾是我们最想去的地方。一来是服从母亲的命令带点好吃的东西给外公吃,我记得有一次带一口壶牛杂去给外公吃。一路上差点被我吃光,送到外公的手里已剩下几块,外公还要我多吃点,我也不客气,可能也是味道不错,也因为中午饭点时间到肚子饿的原因。二来感受海景生活,特别是有海鲜吃,每次去蜘蛛罾,外公还会给我几角钱,又有杂杂的各种鲜鱼带回家,更让我们难忘的是可以享受这天外公亲手煮的午餐,这在到处饿肚子的年代记忆特别深刻。这一天口福多多,凡是上午每一下网罾掠起来的各种鱼类,都不卖,就在中午都给我们吃,外公的午餐就是先煮一锅米饭,外公喜欢吃粒粒的米饭,再去红山头海鲜市场买来一块猪五花肉和一颗大白菜,买来后在海水上清洗一下,用一支厚刀切猪肉和大白菜,这支厚刀是他平时用于砍柴的,所以猪肉和大白菜切得比较大块,同时还把上午掠到的鱼虾蟹一起放在大锅里煮,午餐特别丰盛,吃起来令人陶醉,鲜甜不腻,美味十足。

午饭后外公就开始讲述过去的故事,他经历过在家门口遇见日本侵略者。有一次他正在门口吃饭的时候,看到几个日本兵排成一队,每人手拿着长长的尖刀,经过外公的家门口,这时候,外公刚好手捧碗饭在吃,一看到日本兵连忙就跑去厝边的刺围底避起来,一时惊急就忘记将还在婴儿椅坐着的几个月大的女儿抱走。天啊,太可怕了!怕的是他的女儿被日本兵伤害,或者抱走也有可能,想都不敢想,刚在惊急时候,从刺丛中窥见日本兵已经行到他的女儿面前,所幸只有一个过去摸摸他女儿的脸就走开,谢天谢地,最可怕的一幕终于化险为夷,这个女儿就是我的母亲,当时才几个月大。

外公去骑了一网鱼,再回来讲第二个最让他难忘的故事,就是他当时在行船的时候,每十五天回家休息几天后,要去行第二次船,准备出海的那一天,离出发前,时间快到了,船员们都到齐在等他。外公从来都是不拖后腿的,他临行前在家里,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心里莫名的觉得不踏实,坐立不安。说心里话有总不想去出海行这次船,但又不得不去!犹豫再三,最后只好违心地拿着包裹出发,到了出海的码头,但已不见船员们的身影了,船已经开走了。外公只好回家,但始终都忐忑不安,晚上就传来了坏消息,这只船沉没了,是航行到距离香港岛不远处沉没,因为这次船是决定要走香港的,结果走不成,全军覆没,天啊!船员们这一次有去无回。自古说:行船跑马三分命,幸好外公命大!外公说他前一夜睡觉的时候,梦见有一位老阿婆行到他的身边站在床头说话,但听不清楚在说什么!所以,人家都说外公是好心人,行船时都有救过落海的渔民,有行善积德,妈祖保佑他!

外公故事讲完,我们正在回味着他讲过的故事,他就起身去骑第三网鱼了,这一回有无鱼就看我们的运气了,这网鱼是准备给我们拿回家的。结果满载而归,他只好叨念着,阿莹你太有口福,每次来蜘蛛罾我就捕有鱼。

真的是这样有口福。有一次,我去外公的蜘蛛罾,是下午放学后,母亲要我带好吃的东西给外公吃,外公为了有鱼给我带回家,要我先等等,他就转身去骑鱼,果真一下网就丰收,网底的鱼相当大条,骑起来后看到都是大鲈鱼,有五六条,哈哈哈,皆大欢喜!正好我负责带回家给外婆提去镇区市场卖,记得鱼担到家时,发现我的肩头已经红肿起来了,外婆看着我担鱼回来既欢喜又心疼我的肩头。蜘蛛罾除了平时骑鱼,每过一段时间就必须洗网晒网补网,所以我们还经常去的时候,遇到外公在晒网补网,晒网补网就收在沙滩上,我们倒是最欢喜,一般的午饭就设在沙滩上用石头做灶,相当于野炊。午饭要吃的鱼,只好大家一齐动手,外公用钓鱼杆钓鱼,我们就下去堤岸边打蚝头,起蚝肉在海边沙滩上拾各种各样的海螺,凑起来有很多杂杂的海鲜,中午这顿饭就在沙滩上野炊,而且是享用自己动手的劳动成果,真有意思。各种各样的海鲜放在一起野炊,吃起来也觉得更加的好吃,更加鲜甜,风味非常独特。

外公的蜘蛛罾,真的想起来回味无穷,真使我们的童年过得幸福、快乐!过得活泼可爱,过得滋润充实!过得丰富多彩!

美好的记忆铸就恒久不变的“蜘蛛罾”情结,“外公的蜘蛛罾”,造就了我有着一种像海风海浪一样,敢于担当的精神特质,造就了我对海边的浓厚情结。

多年后我成为一名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带领代表们开展视察活动,在选择视察地点时,脑海里瞬间竟油然而浮现“外公的蜘蛛罾”!于是第二天带领代表小组到原来“外公的蜘蛛罾”附近即三百门港开展视察活动,视察时站在三百门堤上,远望大海,远望原来“外公的蜘蛛罾”的位置,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环境大变化,天地换新颜,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纯真,回到当时的海边也已经物是人非,但“外公的蜘蛛罾”却永远记在我心中。

视察重点围绕红山堤至三百门港海山路段的整治提出了一份较有质量的代表提案。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并落地落实,大大地改善了该路段交通条件,方便了渔民出行,赢得了群众拍手称赞!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