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琴峰书院

发布时间:2022-04-09 08:46:44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黄超鹏

琴峰书院旧址坐落在如今三饶镇中心小学校园内,与饶平一中后山操场只一墙之隔。

以前在一中读书,总误以为一中和镇小学共有的后山就是琴峰山,琴峰书院也应该是因此得名。其实不然。长大后,才知道琴峰山是镇政府后的小山丘,琴峰书院所在的山头叫大金山。北门黄厝埕村附近还有一处山头名为金山,现为镇自来水厂,俗称金山头,一大一小以示区别。顺带提一句,城西城隍庙附近本也有座山丘,名为城隍山。

有史记载,琴峰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饶平知县宫文雅带头修缮,据说是以明嘉靖年间创办的三饶社学为基础扩建而成。明清一代,社学义学是当时官办教育机构的重要补充。义学一般是由私人出资兴办的免费学校,社学则是有点官办色彩的低层次学校,但不同于官办的正式学校。成立后初名为在城书院,后又改名三饶书院,清光绪年间才定为琴峰书院。之所以不叫金山书院或大金山书院,是为避潮州的金山书院名讳,毕竟已有同名在前,再则在金山前加个大字,县邑的书院大过府邑的书院,实属不妥。

书院门匾阳刻篆书“琴峰书院”四个大字,前厅楼上,题名“雨化楼”,取“春风化雨护桃李”之意,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此楼两廊上下各筑成10间房子,为当时生员宿舍,中为天井。相传书院左侧曾建有“义举祠”,右侧有“先贤祠”,现已荡然无存。目前书院内还存有《饶平县知县正堂传修》碑、《潮州府饶平县为义学之经费》碑、《奠基碑记》碑和《潮州府饶平县为详请酌定师生》碑等四通碑刻,多已字迹模糊。

琴峰书院在清末改办为学堂,1921年改为饶平县第一高等学堂,1950年、1952年、1979年先后改为饶平小学、三饶镇小学、三饶小学,1982年定名为三饶镇中心小学。书院屹立数百年,出过许多栋梁人才,近代著名文化名人“性学博士”张竞生、“岭南词宗”詹安泰等都曾在此地就读求学过。

时至今日,旧址所在的一中和镇小学都在延续着书院的使命,传承文脉,引领饶城教育风气,继续栽培后辈,输送人才,为百姓所钦佩和称道。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