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1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清风徐来,枝木摇曳。漫步在新合内寮村池塘旁的小道上,一棵郁郁葱葱挂着写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红灯笼的大榕树格外引人注目。这棵百年大榕树犹如团结友爱的邻里情,邻里心连心、攀谈欢笑着,一旁孩童嬉戏打闹,另一边志愿者与村民坐在一起,近邻心、谈邻事,做群众的“金厝边”……
今年来,黄冈镇坚持党建引领、文明先行、文化聚力,以关键词“近邻”为核心,积极打造“围绕一条主线,创新二种模式,搭建三个平台,建立四支队伍”1234工作机制(即围绕“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为主线;创新红色楼长制管理模式、“网格管理+文明实践”服务模式;搭建红色资源教育平台、基层治理参与平台、文明实践活动平台;建立党员先锋队、理论宣讲队、文化文艺队、卫生环保队四支志愿服务队伍),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
围绕一条主线,统领基层全局
以“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为主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基层党组织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党组织书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带头人,党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践行者,大力夯实村级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群众更有幸福感。
创新二种模式,深化基层治理
创新红色楼长制管理模式,推动党组织链条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形成“小区党支部—党员楼长—居民群众”的小区“楼道党建”组织体系。这支 “红色力量”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聚焦群众的多元需求,及时解决困扰群众邻里生活的问题矛盾,做好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美丽乡村、安全生产、环境整治、邻里联络等工作,努力打造有温度、有烟火气息的社区服务模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创新“网格管理+文明实践”服务模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党建力量注入到网格服务工作当中,每个网格由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志愿者、村(社区)工作人员等“入网进格”,积极参与网格化综合管理,聚焦村里治理难点、痛点、焦点、突破点,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户到人,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服务格局,通过精准的服务架起和群众的“连心桥”。
搭建三个平台,提升基层服务
搭建红色资源教育平台
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场所体系功能建设,盘活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为党员群众搭建红色资源教育平台,定期围绕红色教育主题设计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使红色故事“讲”起来、红色文化“亮”起来。
搭建基层治理参与平台
立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到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广聚多方资源,形成自治共管的强大合力。针对各个辖区治理难点、突破点,秉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宗旨,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畅通意见征集渠道,梳理汇总群众需求清单,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为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增设“近邻热线”,通过办公电话、村务监督举报箱等,让群众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形成“邻里走出来、邻里议起来、邻里动起来、邻里聚起来”自治模式。
搭建文明实践活动平台
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板凳课堂”、“田间播报”、榕树下的宣讲、广场舞、少年儿童诵读经典、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扫黄打非”进乡村宣传等;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典型评选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建立四支队伍,壮大基层力量
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织密邻里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开启邻里互助“加速度”,实现邻里亲情“零距离”。结合党员、群众的业务、特长,组建党员先锋队、理论宣讲队、文化文艺队、卫生环保队四支志愿服务队伍,号召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提升群众精气神,让群众居有所乐、乐在其中。
打造“榕树下近邻党建示范工程”
近日,黄冈镇党委因地制宜,利用榕树天然景观,在新合内寮村建设集党建文化、议事讨论、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学习宣传为一体的活动阵地,推动文明实践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
同时,引进有声图书技术,打造“邻里共讲、长幼共读、新老共学”的“有声图书角”。只需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潮之峰”、“共产党员”等软件和公众号的文章和音频,打破了传统“读本”方式,随时随地就能听书学习,让群众在可读、可看、可想、可思的环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老百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这个阵地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了学习功能、活动功能、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成为贴近群众、汇聚民心的重要渠道。
“如今,村里越变越美了,志愿者的服务越来越贴心,我们邻里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了。”看着池边的美景,内寮村的村民不禁感慨道,脸上更是满满的幸福。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聆听群众所想,实现群众愿望,获得群众认可,才能成就如今这片让群众充满归属感的“独特天地”。
内寮村池塘原本垃圾漂浮,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生活起居和村容村貌。去年年底,黄冈镇党委联合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开始实施新合内寮村池塘升级改造工程。投入资金共145万元,工程施工整治范围约6643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池塘清淤及岸坡回填、挡土墙、步行道铺装、花池矮墙、排水设施及栽植乔灌木、花卉、水生植物、草皮等,其中池塘清淤3719㎡,两侧采用自然放坡种植绿化,四周铺装人行步道;停车场压模路面474㎡,拥有停车位27个;配套有亲水平台、榕树休闲平台等。原先脏乱差的池塘,如今变成了景色宜人的网红打卡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大平台,获得群众赞许声一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榕树下近邻党建示范工程”是黄冈镇党委结合辖区内有着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文化资源特点,提出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相整合的重要举措。
今后,黄冈镇党委将牢固树立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向发力、融合共进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化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新路径,守初心、聚人心、强信心、暖民心,以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刚需服务品牌,让“党建更加有温度、邻里更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