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文物保护利用与大遗址建设“模范生”!潮州在全省文物考古工作会议上发言

发布时间:2022-04-19 09:00:48 来源:潮州信息网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上午,全省文物考古工作会议视频会召开,我市组织收看收听全省文物考古工作会议视频会,市领导刘星、周茹茵,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星围绕大遗址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发言。潮州为本次会议发言的两个城市之一。

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星围绕大遗址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发言。

4月18日上午,全省文物考古工作会议视频会召开。

潮州凭什么:有9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公园建设稳步推进

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关注和保护古迹遗址。笔架山潮州窑是潮州千年陶瓷史与海上贸易史的见证者。笔架山潮州窑反映出北宋时期潮州的制瓷产业已经有了系统布局,对我国陶瓷窑址的选址及布局思想和建造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目前,潮州正稳步推进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公园建设。

2021年11月,笔架山潮州窑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为广东4处遗址之一。目前,潮州正稳步推进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公园建设,目前已完成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环境整治工程(一期)和Y10号窑址本体加固方案编制,完成Y10号窑址周边环境整治。省考古院考古工作队已进驻,对Y10号窑周边范围进行发掘。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项22处,有历史文化街区4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潮州古城核心区2.33平方公里,保留着古城形态和生活的原真性,牌坊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牌坊街义兴甲巷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广济桥代表国家形象载入《中伊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第三次荣登“国家名片”。

当下,潮州以古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牵引,大力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等“三区一都”创建工作。

潮州如何做:保护与利用并举 让文物“活”起来带动古城魅力提升

文物保护利用“模范生”如何练成?

放眼全局,潮州坚持“整体保护”,保持古城山水完整格局,分批次推进古城内139处登记文物点和已登记授牌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以文物、历史建筑的保育活化利用带动整个古城的魅力提升。

2021年1月,《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年)》出台,提出24条具体措施,列出第一批2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动古城提升计划实施。为引导古城内建筑修复及改造,潮州发布《潮州市古城区建筑修复改造指引和设计范例》,引导老匠人、老技艺人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发挥工匠精神,推进文物保护修缮。

潮州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文物保护与利用同样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潮州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城“百家修百厝”“微更新”“微改造”,黄尚书府等139处文物点、31处文保单位、99条街巷在修缮中重新焕发光彩。

广济桥"一里长桥一里市”,文物保护与利用"见人见物见生活”

潮州鼓励用文化活动活化利用古城民居,修缮后的名人古宅、家祠宗庙经活化利用成为景点或茶馆、民宿客栈等。利用古民居改建而成的载阳茶馆设立百姓舞台,定期举办潮剧、潮乐等非遗展演,游客在茶馆中可边品茶边看表演,身临其境体验古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潮州,“文物+”的后面可以是什么?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手拉壶潮州木雕、潮绣等非遗展演常态化进行,游客可感受“文物+非遗”,亲身体会“一里长桥一里市”;在涵碧楼,“文物+科技”用VR和AR模拟南昌起义军主力挺进潮汕等历史场景,讲“活”潮州红色故事;在古城,一场“文物+旅游”主题行可起串联广济桥许驸马府开元寺等文物点。

☆ END ☆

 来源:南方+、文化潮州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