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8 15:26:2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几经潮汕茶事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就与茶密不可分。小时候,大人们便在淡淡的茶香与袅袅的水汽之间,谈笑风生、家长里短;在两三泡茶之间,道尽生活不易、人世沧桑。
及二十岁来到省城广州读书,毕业后也留守于此谋生,平日里工作生活多忙碌,极少慢悠悠泡一壶茶,除非周末偶然兴起,但也只能是自泡自品,兴致乐趣减了大半,因为潮汕工夫茶不仅仅只是喝茶,更有一种分享的内涵,所以常常用三个茶杯,每人一杯。在潮汕的俗语中,也有“茶三酒四踢跎二”的说法,可见喝茶不仅仅在于茶本身,而是喝茶的氛围与相聚的快乐。对于茶汤的追求,潮汕也有俗语体现,“头冲洗手腺,二冲洗茶叶,三冲唔着抢到着”,通常茶在第三泡味道最佳,之后,便开始由浓转淡,开始有“饮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越往后越没人想喝,可见潮汕人对喝茶已经到了细致入微的境地,而其中的乐趣更是耐人寻味。
图|传承 刘映彬
在前几年,对于茶叶虽没有什么追求,但对茶具的兴趣却十分浓厚,只因回老家和父亲闲聊时听他说,喝茶还是要用茶壶,而茶壶还数紫砂壶最优;用顶好的紫砂壶泡茶,茶壶在茶汤经年日久浸润下,壶壁会吸收茶汤,积累下一层茶垢,有了这层茶垢之后,就算茶壶中不放茶叶,只倒开水,冲出来的水也能清香甘醇。
图|方寸之间 林伟焕
父亲还为此讲了一个传说故事:从前有一个嗜茶如命的富家子弟,因为家底丰厚,得以喝遍各种好茶,因此身边常带着一个茶壶,茶壶养得很好,开水入壶,倒出来的水也有茶香,此后家道中落,富家子弟沦为乞丐,唯有那个茶壶依旧随身,偶尔讨来一些普通茶叶,用那个茶壶冲泡,味道依旧清香无比;一位富有的茶商偶然得知乞丐有此茶壶,在亲身尝过茶壶冲泡的茶汤之后,便想将茶壶收为己有,但乞丐实在难以割舍,富商为了能喝到此壶冲泡的茶,只好另想一法,请乞丐为他专职采购茶叶,因为乞丐本是富家子弟,对于各种茶叶了如指掌,自然能轻松胜任这份工作,从此也不必再做乞丐。茶也好,茶壶也好,精于此道又能成为安身立命之本,这让我甚是感叹,而对于茶壶中的茶垢的存在,自此心驰神往。
对于父亲所说的紫砂壶泡茶,我有了践行一番的想法,而首先就是要有一个紫砂壶。于是我在网上买,还一下子买了两把250ml的倒把西施壶,当时并不知道紫砂壶有小壶,以为都是大壶,便没在意。这两把壶放在广州平时租住的房子里,一个用普洱茶养,另一个则用铁观音养。那段时间几乎可以用痴迷来形容我的状态,以至于将茶壶带到了办公室,每天自顾自地在工位上泡起了茶,一壶刚好一大杯,一泡茶喝一个下午,同事们都有些惊讶,又感叹我这个潮汕人真会享受。此外,还时不时将茶壶握在手心搓,希望通过手汗中的油脂浸润,让茶壶表面养成一层油光,让茶壶的外观更加光滑油润,从而达到内外兼顾。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此后因为换工作以及搬家的缘故,因为房子里凌乱不好收放,怕不小心打碎,便把两个壶都收起来,之后就没有再拿出来过。
图|茶园的早晨 谢木鑫
这几年,回老家的次数并没减少,常常是一个多月便回一次,我又开始对老家那种茶具地摊兴趣十足,每次回去总是要去看看他们有没有来摆,兴许就能淘到一些廉价又好玩的小茶具,有时仅仅是喜欢它们的造型,比如,我买过一个形似竹节的黑泥壶,价格低到让我有些惊讶,如果是好泥料,又是手工制作,那一定又是好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价格。2021年的国庆,我又一次在这种地摊上看到了形状各异的迷你壶,有形似葫芦的,有扁平的,还有梨形的,每一个都很喜欢,难以取舍,结果三把都买回去,这让我又有了一种淘到宝贝的快乐感。
图|工夫在茶 网络
老家的这种茶具地摊,是潮汕地区才有的一种特色小商贩,他们一般都是租定一个位置、一周时间内的两三天,也就是我隔三岔五才出现,其余时间则到其他地方的集市摆,所以并不是每次去集市都能遇到他们出来摆摊。因为他们贩卖都是普通茶具,价格很实惠,在实用性上是绰绰有余,在美观性上就略有瑕疵,但这些茶具地摊最吸引的人的地方,是能够给有求而来的顾客一种失而复得的快感,比如家里的茶壶,被小孩子不小心打烂了壶盖,这时候,如果把整个茶壶都丢掉就会觉得很可惜,但少了个壶盖又用不了。于是,人们就会去这种茶具地摊上找,如果正好配上了,甚至可以跟原来一样,那整个心情就会完全放晴,而且通常这种配件价格也不高,比重新买一个茶壶划算很多,顾客基本都能接受,所以常常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我自己就曾体会过,放在广州用的大茶碗不小心打烂了茶碗盖,后面我便在茶具地摊上淘回来一个,用了好多年的茶碗又能用了,对于这种快感,谁又能拒绝得了。而前几天,我又不小心把茶碗托打烂了,下一次回老家,我又要去茶具地摊再淘一次这种快感了。
图|茶具小摊 刘楚芬
以前在老家,对茶并没有多大的感情,但在外面久了,每每思乡的情绪涌起,茶就变成了最好的安慰剂,从老家带回来的茶具也在让我多了几分亲切感。可以说,现在茶成了我在他乡最忠诚的伙伴,陪我走过那些寂静的时光,现在,那两把倒把西施壶,我又拿出来,每日与我相伴了。
作者:林燕雄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