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茶香萦绕最潮州|茶想

发布时间:2022-04-29 10:12:07 来源:潮州信息网

茶 想

说起潮汕,势必提及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一套工夫茶具。不论你走到哪里,主人招待客人的套路一定与茶有关。因此,“有闲来食茶”成为潮汕地区最流行的客套话。

20世纪80年代,宾客来访时,父亲就会燃起当时颇为流行的小型煤油炉。那时候并驾齐驱的煲茶工具还有炭炉和酒精灯。为了方便起见,居民常用的一般是煤油炉。现在则基本是以电热壶之类小家电作为煲茶工具。茶香缭绕的同时,宾主双方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茶是交流的润滑剂,你一言我一语,茶愈冲愈淡,谈兴却越来越浓。客人临别之际,主人还要热情挽留:“有闲来食茶”。

图 | 烹茶言欢 龙三

工夫茶的沏茶口诀是“烫杯热壶,高冲低斟,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煮茶的过程也叫“煲茶”。“煲茶”是有讲究的,何谓“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关公巡城就是把三个茶杯摆成“品”字,茶水依次循环倒入茶杯里; 韩信点兵则是将茶水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茶是交流的润滑剂,茶香缭绕的同时,宾主双方的话匣子已经打开了。此外,冲茶只能八成满,满上的话,客人端杯就要烫手了。

食茶是一种心情,不在茶的价值,而在于一起食茶的人是谁。有人说,谈恋爱是从食工夫茶开始的。10余年前,我第一次当“月老”的时候,就是从食茶拉开序幕,竟然也促成一对姻缘。这段往事还得从头说起: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本地市报发表了第一篇文学作品之后,从此写稿成为我的业余爱好。在投稿的过程中,我认识了某企业内部刊物的文编辑。恰好这个时候,我供职单位分配来了一位姓郑的大学毕业生,看着他的长相竟然与文编辑有点夫妻相,于是我有了撮合他俩“拍拖”的念头。

·传佳音

第一次见面我将男女双方约至某茶楼,客套一番互相介绍一下,然后我找个借口先行离开,让他们在食工夫茶的过程中进入角色。有了第一次的良好印象,顺理成章的双方就有了继续交往的意愿。文编辑长相恰似《黄飞鸿》中的十三姨,一双大眼睛对准郑生的时候,郑生立即触“电”。郑生虽没有黄飞鸿的武功,但却具备大多数男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几次接触之后,“黄飞鸿”先下手为强,对“十三姨”发动猛烈的“进攻”。正如一位作家所言:“男人获得爱的方式是迅速地出击,在燃烧中拥抱爱的烈焰”。“十三姨”情窦初开,对“黄飞鸿”也有好感,干柴遇上烈火。几个回合之后,“十三姨”娇嗔的对“黄飞鸿”说了句你真“坏”,随即缴械“投降”,成为“黄飞鸿”的“俘虏”,最终“黄飞鸿”与“十三姨”结成连理,比翼齐飞。

图 | 茶画 鄞珊

关于“食茶”,有一个诙谐有趣的故事值得一提。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方丈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淡,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方丈觉得客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地说道:“请坐”!并对道童说道:“敬茶”!经过深入交谈,方丈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坐”!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敬香茶”!苏东坡休息片刻,欲告别方丈。方丈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对于潮州人,食茶没有这种尴尬,几个人围坐一处,同食工夫茶,不分贫富,不辨贵贱,其乐融融。

图 | 韩信点兵 林哲

食茶也是有讲究的,老祖宗很早的时候留下一些古训: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还有劝诫饮茶的,如隔夜茶伤脾胃,空心茶令人心慌等等。喝茶在潮汕地区叫作“食茶”,虽与电视剧《水浒传》的叫法是一致的,但戏里的“食茶”是豪饮,所以他们成了好汉。我们潮汕地区的“食茶”是慢条斯理的品,在品茶中增进友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字拆开,上边是草,中间是人,下面是木。字面很简单,人在草木间。茶虽列居开门七件事末位,但却是神奇与高深莫测,最充满禅意的。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是要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食茶中也品出人生五种况味:“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冽,五泡清淡,此后,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诚似人生五种,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壮年回香,老年无味”。

图 | 茶画 鄞珊

在潮汕地区,宾客来访,主人一定会奉上工夫茶招待,除非客人声明不爱食茶。俗话说,人走茶凉。事实上这是自然规律,天经地义。如果人没走茶就凉了,就是世态炎凉。同样普普通通的一杯茶,佛门悟到了禅,儒家尊到了礼,商家赢得了利。茶,就是一杯水,给你最多的就是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想的高深,禅茶一杯。想的淡然,热茶烫嘴,凉凉再喝,解渴。其实,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食茶的心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茶座“食工夫茶”在潮汕地区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尤其是近几年来,商家瞄准机会,星罗棋布的茶座、茶馆、茶楼如雨后春笋点缀于我们都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林少忠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