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9 15:18:06 来源:潮州信息网
即将进入五月,我国本土疫情仍在持续。
“今年2月底以来,面对传播性和隐匿性显著增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我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工作经历了武汉保卫战之后最为严峻的考验。”在上午结束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发言人这样介绍。
广州在连续多日社会面零新增后,昨日再次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
明天就要开始“五一”小长假,还能出游吗?需要注意什么?南方读+一文详解。
在海珠区赤岗街的客村礼堂,居民早早到外面等候测核酸。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广州昨日本土新增“7+7”
各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四月末,广州本土疫情又起。
4月28日0-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病例详情>>
本次疫情最初报告的感染者,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员工。
昨天(28日)一早,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发布公告称,27日晚在员工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有核酸检测异常。
当天下午,广州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28日0时-12时,广州新增4例新冠病毒本土阳性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上述4例感染者均在白云机场例行检查发现,其中三人为机场工作人员,一人为上述一名感染者的家属。
此外,本次还有11例初筛阳性。
4月28日,广州举行疫情防控发布会。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消息一出,白云机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4月27日22:30,白云机场紧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要求全体员工返岗进行核酸检测。截至28日13:00,已采样48819人次。
△ 南方视频 | 广州白云机场组织全员大规模核酸检测
广州地铁三号线机场南站停止服务、机场北站B口封闭,公共汽车调整路线,不进入机场。
昨日短暂取消大部分航班后,目前白云机场飞往重庆、成都、杭州等地的航班已恢复正常运营。
4月29日上午9时左右,白云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空荡荡。 南方+ 董天健 拍摄
广州各区也迅速展开行动。
广州花都、白云、越秀、增城四区部分区域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与此同时,28日,广州白云、花都、越秀、黄埔、海珠、番禺、天河、荔湾、增城九区迅速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直到深夜各区核酸检测点仍灯火通明,秩序井然。
4月28日晚,前往天河南中轴线检测点的市民保持间距,有条不紊地排队扫码进行核酸检测。南方日报记者 罗一飞 摄
全国疫情形势仍然复杂
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要来了
放眼全国,奥密克戎的影响仍在持续。
据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介绍的本轮疫情三大特点,可见病毒威力不容小觑。
一是继续呈现点多面广态势。4月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55万例,波及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
二是规模化与散在聚集性疫情并存。上海市和吉林省两地报告感染者数占全国总数95%以上,其他大部分省份也存在本土聚集性疫情。
三是继续呈现多点多元多链的复杂局面。多个省份的疫情传播链条多,既有外省溢入疫情,也有本地源头不清的传播疫情,使疫情防控更加复杂和艰巨。
4月23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一老旧小区,由消防队员组成的志愿服务消杀突击队在进行消杀处理。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本轮疫情的“中心”吉林和上海都有好消息传来。
在吉林省,疫情呈持续下降态势,长春市和吉林市昨日起已有序恢复城区生产生活秩序。
4月16日,支援吉林市医疗队陆续返程。图为载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支援吉林市医疗队的大巴车驶离吉林市(无人机照片)。
在上海市,新冠阳性检出率也在逐步下降。20多天来,上海本土实际新增感染人数已连续两天低于1万例。
社会面疫情风险也在逐步降低。4月3日以来,上海市风险人群感染者占新增感染者比例持续下降,且从4月6日开始,一直保持在5%以下。
图源:澎湃新闻
不过,上海市的重型、危重型新冠患者人数仍在增加。从上海市首次通报新冠死亡病例的4月18日至28日,10天已累计报告337例死亡病例。
这再次提醒我们,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掉以轻心只会让悲剧上演。
“躺平”无法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才是出路。
针对奥密克戎的新疫苗研制进展,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图源:国药集团
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
“在获得临床试验批件以后,我们正加速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张云涛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疫苗短期计划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展临床研究,预计需要3—4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据介绍,香港的临床试验正在紧锣密鼓准备当中。
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将有更好的“武器”,去对付奥密克戎这个难缠的对手。
4月18日,北京,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五一”还能出游吗?
官方回应和提醒请查收
明天“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不难发现,今年“五一”出行将会“遇冷”。
交通运输部预计假期全国客运量1亿人次,日均2000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下降62%左右;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为2700万辆,同比降低49%左右。
民航预计将运输旅客200万人次,日均约40万人次,同比下降77%。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200万人次,客流总体处于低位运行。
资料图。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王良珏 摄
至于能否出游的问题,文旅部在28日的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文旅部发言人表示,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统筹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旅行社组团要求。要求不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承接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团队,不组织中高风险地区游客外出旅游。
二是严格做好旅游各环节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旅行社对旅游产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合理控制团队规模,做好游客的信息采集、健康查验、体温监测。”
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日前也发出“五一”假期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指引,倡导在粤过节休假,以城市周边游、近郊游和省内游为主开展旅游活动。一图读懂>>
资料图。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万一遇到突发疫情,相关部门也做足了应对措施。
民航局方面表示,如果出现个别地区突发疫情引发航班调整,民航局将持续督促航空公司,做好信息告知、客票退改等后续服务工作,尽可能为旅客提供便利。
铁路部门将根据地方政府的防控政策,及时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停开减开涉疫地区始发列车,采取缩短列车运行区段、优化列车运行径路、调整相关车站业务办理等临时性措施主动规避,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传播扩散。
资料图。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尽管不太可能出现往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的出游场景,但还是要时刻关注防疫政策,密切留意途经区域疫情防控要求,并严格做好自身防护。
“五一”期间全国各地最新防疫政策是什么?小南已经为你整理好了↓↓
来源: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