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烟雨迷蒙葡萄园

发布时间:2022-05-01 09:46:14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廖本民 陈晓敏

暮春,韩江东畔的潮安区文祠镇,烟雨绵绵。

我们在文祠镇黄副镇长引领下,随着区志办领导一行,顶着时停时歇的春雨,踏着泥泞的山道,朝着长背村的葡萄园前行。

葡萄园位于文祠镇治北侧的长背村,与镇治距离不足1000米,是潮州市老区村、解放战争革命根据地。

我们一直穿行在果林掩映,满是水渍的绿荫山道上,在一处门额上书“葡萄园”的民居前停住了脚步——这就是潮汕抗战初期中共潮汕中心县委驻地葡萄园。

葡萄园,一个诗意的地名。

在葡萄园主人的热情招呼下,我们次第走进这座始建于1937年,总面积780平方米,由7间并列的灰瓦杉木结构平房和围墙组成,布满红色岁月沧桑的普通农居。据悉,这是曾昭永叔伯兄弟共有,其中在抗战初期就秘密参加地下党组织,献身抗战事业的曾昭永份下靠北三间,总面积约60平方米。整座民居朴素大方,充满丘陵山村特有的农家特色。

小雨,还在滴答地下。望着烟雨迷蒙中的葡萄园,心中升腾起80多年前镌刻在这里的永不消逝的红韵。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空前危机。翌年2月20日,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在龙岩县召开首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分别成立中共潮汕中心县委和梅县中心县委。潮汕中心县委于同年3月上旬宣告成立,驻地先设于汕头市民权路后街,5月又迁至汕头市镇华里。鉴于日军侵汕在即,中心县委机关于同年四五月间,迁至潮安县七区东里乡大夫第。

10月,日军沿南海直逼广东,12日从大亚湾登陆。同月21日,广州沦陷。1939年6月下旬,汕头、庵埠相继沦陷。面对国民党的步步撤退,挽救民族危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共产党人的肩上。

同年6月下旬,在汕头、庵埠相继失守后,驻潮州国民党各政府机关,全部向归湖、文祠一带山区撤退。在严峻形势下,中共潮汕中心县委被迫向三区撤退,住进长背村葡萄园地下党员曾昭永家。与曾昭永一同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并在革命斗争中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还有族亲曾传经、曾传钦等人。中共潮汕中心县委迁此,就是因为长背村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1939年6月27日,潮州城蒙难。驻潮州城独立第九旅向西塘、枫溪、古巷一带撤退。7月,刚进驻葡萄园的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根据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的决定,对县委领导人重新调整,书记李平,组织部长谢南石,宣传部长余永端,军事部长卢叨(原名卢在祥),妇女部长方朗,青年部长徐扬。同时撤销潮安县委,新建立中共潮(安)揭(阳)丰(顺)边县委、鹳巢区委、登白区委、三区区委、四区区委等党组织。经重新调整的潮汕中心县委,要求党组织动员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肩负着领导各抗日武装力量,对日军展开袭扰战的重任。据当地群众回忆,潮汕中心县委还开辟潮安至丰顺、大埔以及韩江抗战物资地下交通线。侵潮日军也探知潮汕中心县委驻地,屡欲派兵侵袭长背村葡萄园,但在当地群众掩护下,阴谋一直未能得逞。不甘死心的日军,经常派飞机前来侦察,而且对长背村进行轮番轰炸……然而,尽管穷凶极恶的日军使尽多少毒辣的手段,但潮汕中心县委是一座摧不垮的坚强堡垒,就在这座果林掩蔽着的葡萄园,仍然领导着潮汕的抗战事业,直至迎来抗战胜利的曙光。

站在当年潮汕中心县委曾经住过的葡萄园,仿佛见到一群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在那盏高脚煤油下运筹帷幄的身影……

走出葡萄园,望着当年用绿荫掩护潮汕中心县委的百年果树,在烟雾迷蒙中,和着葡萄园,显得更静谧、肃穆。忽然间,一袭暮春的阳光,幻成一片红霞,从被春风撕开了的一丝云隙中,洒落在红色据点葡萄园上,嫣红,炫眼……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