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3 11:24: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开局关系全局,起跑影响后势。今年一季度,潮州经济交出一份振奋人心的开局答卷——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5位,实现了良好开局,为全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指出,这是一份在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背景下,有效应对疫情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承压而上、稳中见韧的成绩单,来之不易,折射出潮州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奋进之姿。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工业技改投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等经济指标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3、5、2、3位,进出口增速居粤东五市首位,出口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8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增速更是跃居全省第1位,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后劲充足。
读懂“稳”与“进”
一季度经济实现平稳良好开局
稳是主基调,是大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五个维度可见潮州经济的基础之“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 3.2%、1.1%、2.4%、9.9%和2.6%,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保持平稳。
细数当前全市经济盘面的新变化,我市经济为什么能够“稳中有进”?自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不动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向着“专精特新”提质升级和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季度潮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74亿元,增长3.2%。其中,规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分别增长12.8%和13.7%,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9.6和1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也分别增长15.5%和32%,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居全省第5位。
从这组数据走势之“形”,能够看到新兴动能产业结构调整之“进”。这也折射出,潮州在努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生产力布局初现高质量发展的势能。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行动,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形成更多细分领域行业“隐形冠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的潮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打造“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产业加快现代化、高新化、战略化、集群化发展。当前,全市共摸排梳理上规重点培育企业131家、后备企业124家,专精特新储备企业23家。前沿新材料、清洁能源、智能卫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现代食品、安全应急及现代物流等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正全面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步伐。
在各项保供稳产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5%,增速居全省第3位。据行业人士介绍,用电量被称为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反映着经济发展的温度与亮度。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各行各业用电需求持续扩大。
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往往受压力最大的就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令人惊喜的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增长21.8%,增速居全省第1位,反映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整体活跃度较高。
“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增速居全省第1位,从侧面可以看出,这部分群体对未来潮州经济发展保持乐观态度。”陈鸿宇解释,潮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有力政策举措,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给予适当帮扶,稳住了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
把握“时”与“势”
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潮州经济“稳”得住,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站位大局、着眼全局,主动担当“职”与“责”,聚焦经济“质”与“量”,准确把握“时”与“势”,市委书记何晓军、市长何广延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经济发展工作、多次深入园区企业、生产一线和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督导,以经济运行管理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的“五个提升”,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一条扎实有效、务实高效的新路子。
“留抵税额退还了2000多万元,大大缓解了我司投资建设潮州市天然气高压管道项目的资金压力。”潮州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林建龙感慨道,“我们将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偿还公司项目建设资金贷款,又省下了一笔贷款利息支出,有利于降低我公司企业负债率和改善企业经营预期效益。”4月14日,随着国家管网开阀供气调度令的下达,闽粤支干线潮州分输站的阀门开启,国网潮州分输站正式向潮州昆仑公司开阀供气,这标志着全长94.8公里的潮州市天然气高压管道项目投产通气。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潮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行榜,潮州位居百强榜第77名,相比上一年进步了23名。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此,潮州致力提升经济运行管理的针对性,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七大方面40条制度举措,创新推出政企“茶话会”、企业“直通车”、项目“专班制”等机制,企业“上规”“上限”“纳统”等工作步入正轨,制约营商环境优化、市场主体培育等堵点卡点问题正在逐步破解。
在此基础上,潮州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管理的规范性,坚持法治化、制度化改革导向,招投标“评定分离”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水电气地工”市场主体实名制全面推广,《潮州市城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等机制措施出台实施,各类偷税漏税、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查处,努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质”与“效”
护航潮州经济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局面,我市靠前安排,加快节奏,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体现了稳增长、稳预期的决心。与此同时,潮州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管理的科学性,落实“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和“季度重大项目现场会、半年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机制,及时跟进经济发展态势,全面加强经济运行调度,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节点化经济工作推进机制成为全市各县区、各部门抓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指南”和“制胜法宝”。
3月31日,潮州市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潮安区古巷镇大岭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举行,总投资184.5亿元4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建设的集结号和冲锋号。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54个。34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29.7%,21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27%,分别超出序时进度4.7和2个百分点。
一系列的数据说明,潮州的前瞻性布局和产业深耕,正迎来“收获期”,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此前,潮州成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提升经济运行管理的前瞻性,加强项目的谋划和储备,第一批新谋划项目共37个,估算总投资137.4亿元;更新完成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入库项目339个,总投资达1509.8亿元,推动2万亩“工改工”等基础性工程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后劲不断增强。
在提升经济运行管理的系统性方面,潮州深入实施项目储备、财政预算、土地征储等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健全完善“大招商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工业立市、实业强市”的基础保障和动能支撑。
一组组鼓舞人心的数据,一个个拔地而起的项目,一项项务实创新的举措,体现了“稳”与“进”、“质”与“效”,生动勾勒出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良好开局的态势,展示出潮州市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东风劲吹春来早,奋发拼搏正当时。当前,市委、市政府正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靠前发力、提速加力,统筹抓好产业提质升级、项目投资建设、消费动能提振、财政收支增效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稳预期、稳企业、稳就业,以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应对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尽最大努力保障经济平稳发展、行稳致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潮州日报记者 梁佳涛 通讯员 陈森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