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浮滨镇:传承红色精神激发老区活力

发布时间:2022-05-04 10:05:54 来源:潮州信息网

饶平县浮滨镇有19处革命遗址,共涉及13个行政村。近年来,各村注重用好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同时发展绿色、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使革命老区焕发出新活力。

浮滨镇:传承红色精神 激发老区活力——《老区新貌》系列报道

潮州新闻_3_4

5月3日新闻视频

走进浮滨镇黄正村,村史馆里展示着本村的历史变迁和革命历史。党建公园里,打造了多个老红军形象雕塑,多彩墙画上红色标语非常醒目,浓郁的红色氛围,让参观者感受红色情怀,在奋进中传承红色基因。

浮滨镇黄正村党员 杨东南:1947年底,上级派游击队同志来这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1948年底正式成立农会和民兵队,建立红色政权,后期这个区域划给闽粤赣三省边纵领导,这里是第四支队,一直到解放潮汕平原,派了很多连队和民兵,作出非常大的贡献。建了村史馆,建了党建公园,使后代人不忘过去的革命历史,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黄正村位于饶平县中部山区,辖属五个自然村,原本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生活配套设施落后,2016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黄正村实现整村搬迁,建设黄正幸福新村。如今,全村70多户村民都住进了小洋楼,圆了安居梦。

浮滨镇黄正村村民 杨瑞兴:以前老房子30多平方米,外墙和内墙墙面鼓包,有的还漏水。现在的房子160平方米,5房2厅,住起来非常舒服,比以前好得相当多。

浮滨镇黄正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杨伟民:新村是在2017年4月全部由村民自愿申报,4月开始动工,2019年1月全部建成,统一入宅。大家非常高兴,村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现在村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红色资源丰富,乡村生态宜居,近年来,黄正村建设了旅游集散中心、观景台、民宿,整合生态茶园、生态茶厂资源,打造农事体验区、茶文化广场等农旅、文旅项目,引来四方游客,促进村民增收。

游客:环境山清水秀,来到这里就是大自然的氧吧,非常舒服,这些村民的房屋很漂亮,很舒适,觉得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幸福。

浮滨镇宫下村的张氏祖祠,是宫下小学旧址,也是革命基点旧址。1941年至1948年期间,多名地下党员先后在此任教,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宣传爱国抗日道理,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宫下村在此成立农会及民兵组织,积极配合部队作战,为解放浮山作出积极贡献。

浮滨镇宫下村党员 张吉福:2016年重新修建,人人都自愿捐款,才将祖祠建成。每年祭拜祖先时,老一辈都会对年轻人传承,介绍这个地方是革命活动的地点,总是跟年轻人讲要传承下去,我们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

先人前仆后继保家园,后人开拓进取谱新篇。宫下村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村民勤劳能干,生活蒸蒸日上。村民张捷胜近年来承包了50亩地,成立蔬菜基地,种植各种蔬果,年产量约750吨,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也带动村民就业。

蔬菜基地负责人 张捷胜:第一年种植大棚青椒,后种植南瓜,现在种植茄子。我们种植的是反季节的,一个时间种植一种蔬菜。蔬菜基地除了交租金之外,每年给村固定收益2.4万元。在每年前期的种植和后期采摘雇用村的工人和一部分临近村的村民来这里工作,每年有几百人次。

蔬菜基地工人:一天赚120元,在村里就比较方便,不用去远的地方,家庭也照顾得到。

通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宫下村全村村道均铺设了水泥路,将昔日污水池打造成景观池,建设健身广场、公厕,村容村貌大变样。

浮滨镇宫下村村民:这几年的建设各方面村民觉得满意,生活方面也有改善,住起来也舒服。

近年来,浮滨镇充分激活党建引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产业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焕发革命老区乡村活力,提升老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浮滨镇党委委员 林坚锐:我镇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绿色经济,着重发展文旅、种养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岭头单丛茶狮头鹅两项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的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凤凰山茶旅走廊饶平县浮滨文旅项目的实施,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