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5 11:25:23 来源:潮州信息网
闲话凤凰茶
图|茶山晨韵 郭才群
都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对于喝茶,尤其是用来冲泡工夫茶的凤凰茶而言,更是这个道理。我们家庄稼人出生,祖祖辈辈生活得清汤寡水的,天天为了几粒米而辛苦劳作,哪里会想到还要喝茶。到我们小时候,虽说吃饱是没问题了,但家里一是习惯了没茶的生活,二是没有多少油水的肠胃也经不起凤凰茶的搜刮,所以脑子里一直没有喝茶的概念。
图|烧水泡茶 陈文歆
茶
图|芽 杨柳
我真正有喝点凤凰茶,那还是四十岁以后的事情。因为有了闲睱的时间,也有了一点小小的积蓄,可以稍微品品。凤凰茶不是用来海喝牛饮的哪种,讲究香型,这一点让我在向外地朋友介绍茶叶时颇为挠头,因为至今我也搞不清凤凰茶究竟有多少种香,相互间有没有什么种属关系。而且有些香型的名字起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想到这个名字跟茶香挂得上钩,如“鸭屎香”、“城门”、“凹富后”、“兄弟仔”等等。这些名字直如凤凰人的淳朴与厚实,毫不掩饰、直奔主题。香型众多,各取所需,我想这也是凤凰茶的魅力之所在。除却价格的因素,阅世较深、有点年纪的人,可能更喜欢八仙、水仙这一类汤色深沉、味感醇厚、回味悠久的茶;年纪轻点,入道不久的人可能更喜欢蜜兰、锯朵这种香气扑鼻、特点鲜明的香型;而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标新立异之人,可能要的就是东方红、宋种之类的。禀性如茶,每个人都可以在纷繁众多的香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茶,而且一旦认定了就不易改变,这正是凤凰茶值得细细品味的原因之所在,这不跟交友是一个道理吗?潮州人有句俗话叫“茶三酒四”,言下之意也是说喝茶也要找上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边喝边聊才有意思,所以大大小小的茶室都喜欢挂上“以茶会友”四字。
茶
图|品 柳杨
闲暇之余的品茶,除了谈天说地、指点江山之外,就茶论茶也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把茶品出味道,评判出个三六九等来,总结的人非常多,除却常说的色、香、甘之外,凤凰茶农常说一个“韵”字,并说这是乌岽山特有之味,不到一定海拔是种不出有这种韵味的茶叶的。不知是没喝过好茶的缘故还是味蕾不发达的原因,我至今也摸不清这个“韵”味是啥味。曾经非常谦虚地到朋友的茶店让他们拿出几泡有韵味的茶来试试,在他们的指点下似乎略有体会,但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有人说韵味就是那个苦中带甘的味,有人说韵味就是那个带有花草清香的味道,还有人说韵味就是长在百年老茶树干上的青苔味,凡此种种,众说纷纭,真还有点“拈花微笑”的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谈。但不可否认,凤凰茶以有韵为上,没有韵就不能说是好茶,这正如王国维先生评说词时所说一样,“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韵”就是好茶的境界,有韵自是好茶。
图|榕下茗香 林小强
中国是茶的故乡,百姓生活离不开,开门七件事,茶是其中之一。高而雅之,文人墨客在吟诗作画、观花修竹时,也少不了要用品茶来增色添味,他们在茶叶、茶具、茶席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品茶中感悟茶与文学的共通之处,从而留下了不少茶诗茶词。如郑板桥的《七言诗》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苏东坡先生在《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中更是用他的神来之笔,把喝茶的整个过程描写得出神入化,酣畅淋漓。他说“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喝到最后是“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品茶是一种闲适的人生,品工夫茶更是如此,没有闲工夫,心事重重那是品不出好茶的,有好茶没有那个心境那也是喝不凤凰茶应有的韵味,这一点与禅宗静虑悟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赵朴初先生说“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个偈,不如吃茶去。”品茶人在茶的亦苦亦甘中参悟人生,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茶禅一味”吧。
茶
图|工夫茶 咬咬
与文化人的高雅相比,潮州人更愿意把凤凰茶当作家常日用的寻常之物。潮人把茶叶叫作“茶米”,跟大米一样是天天要吃的,是生活必需的。工夫茶已融入潮人生活,无论走到哪,工夫茶具是必须带上的,否则就感觉缺了点什么。对于百姓而言,茶中没有太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发自本性的需要,难怪乎庄子说“道在尿溺”中,禅师们说“平常心是道”。
文|吴楚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