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8 11:49:56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一杯茶的时间
文/张少微 图/黄植著
说来有点遗憾。
那年,疫情肆虐的风吹散了我和朋友们的毕业旅行。各奔东西时一切都显得兵荒马乱,一天的时间道尽了相遇与分别:走廊上匆匆互道早安,在楼下快递点逐个问询你会向何方,兜里揣着离校卡却忙着与三两好友合影。这是我对我的毕业典礼所有的印象。
次日,我正式开启独居生活。旧舍迁至新居,一周下来许多快递搁置,周六我终于得空收拾,归整到一半,一件物品突然顺着桌角掉落——一盒褐色包装的罐装茶叶?我不由停下,虽然潮州工夫茶远名在外,但离家读书后的我极少主动饮茶,一来是手生,泡茶的工艺远比我想的要细致;二来是茶香,淡淡的苦涩总是让我望而却步。
茶类众多,我对其的研究少而不精,只清楚按照发酵程度可分为六种,分别是红茶、绿茶、黄茶、青茶、黑茶和白茶。我把顶盖打开,抓了一点摊在手心,学着父亲的模样观察。跟喝过的大红袍有所不同,它如条索般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鲜明,凑近闻了闻,一股自然香醇的花香萦绕鼻尖。我翻过背面查看产地,仔细回想后才联系起来。李是我的大学同学,她曾告知回家后会给我寄一种当地的特产,作为毕业礼物。
各自努力,顶峰相见,是分别时最常见的祝福。我选择留在广州,她则回到潮州,这罐凤凰单丛茶是朋友已归乡的信号,无形中也勾起了我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庭前月下,父亲点起茶灶,推洗茶杯,滚水滤过一遍,而后耳边响起了母亲的絮语,下这么多茶叶啊,你女儿等会又该挑剔太苦了……
入睡前,我购置了一副茶具。
时光匆匆过去,五一假期到来。
归家后的第三天,高铁在潮州站缓缓停下。时隔一年后,我来到了李的家乡,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潮州。我们先去吃了地道的潮州牛肉火锅,然后从闻名的牌坊街一路往下,富有历史故事的牌坊,独具古城特色的骑楼建筑,两边很有当地风情的商铺,在我们的闲谈中慢慢往后退……无奈,侵袭的大雨把我们赶进店里,人太多,挤往二楼前我点了一杯爆款,鸭屎香柠檬茶。等待时,我们打趣了彼此的近况,聊起了大学遇到的窘境,怀念过往,畅谈未来。
茶饮文化早已出圈,看似小众,实则已是落地首选,关键突破口就是地域和民情结合。鸭屎香柠檬茶的走红不无道理,捶打过的柠檬散发香气,混合浓厚的茶香,很好地中和强酸,让茶韵和果香同时在味蕾上迸发。口感和名字的反差,勾起了我的好奇,依旧分不清鸭屎香是哪种香。李拿起一旁的旅游图册,跟我介绍道,鸭屎香是凤凰单丛茶的品种之一,“鸭屎”二字不雅致,坊间有流行两种说法:一是茶叶植于一种名为鸭屎土的黄壤土中,叶子乌蓝,形似鸭脚;二是茶农害怕被人惦记,故意丑化,谎称鸭屎香。实际上,凤凰单丛茶历史悠久,源自凤凰山,单株培育,栽培变异出诸多株系,一树一香,化繁从简后大多以香型命名,如今已有十大香型。
图/新芽的茶园 林哲
黄柏梓曾赞扬道,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鸭屎香饮品的推出,是潮州茶文化“和敬精乐”的再现,作为潮州的一张名片,它平衡与融合了市场的需求,甚至打开了一扇窗,让消费者和创业者愿意探索和追根溯源,共同传承和交流中华茶文化。
回广前夕,我主动跟父亲请缨,想为他泡壶热茶。少小离家,我与父亲的交流少之甚少,从他的眼睛里,似乎流露出一种欣喜。
主宾对换,我点起茶盏,水温逐渐升腾,先是温具,沸水烫洗和沥干所有茶具,稳定冲泡后的茶叶温度;随之置茶,温润泡,我抓了少许单丛茶,七分满,将沸水冲入紫砂壶中,舒展茶叶,静置一会后倾倒;而后冲茶,注水将将没过茶叶,反复上下提拉,注入茶杯;最后双手奉茶,茶色橙黄明亮,茶香四溢,这自然是我最紧张的时刻,父亲对茶挑剔是出了名的。
品茶的等待间隙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极少苛责我的成绩,只在大事上对我诸多严格,跟茶文化一样,他总希望我能戒骄戒躁,拥有平等谦和,敬重万物的胸襟。我悄悄注视父亲的神情,茶汤入喉,眉头轻扬,直至端过茶杯,他才笑着启口:单丛茶的冲泡技巧贵在一个“快”字,快而不乱,你做到了。
归程途中,我还在为父亲的褒奖窃喜,突然在背包中层发现一小袋用薄塑料袋包裹的物品,掌心摸着凹凸不平,略显刺挠,像是临时放进去的。抽出来定睛一看,一片叶子,漂洋过境,温暖了远航的心。
茶一直是自然界赐予世界的瑰宝,神秘,珍贵,又充满烟火气。它走过漫长的时间,见过日升月落,伴随喜怒哀乐,于无形中成为人与人,物质与文化之间的媒介,或许是为了提醒我们,喧嚣之余别忘了停下来,给自己一杯茶的时间,见文明,窥自己,品众生。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