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8 15:50:08 来源:潮州信息网
凤凰山上茶树绿
文/舒媛 图/双髻娘山茶园 王丽
一
对我而言,潮州曾是一个轻邈而悠远的梦境。最早知道它,还是初中课本里的一首诗,韩愈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夕贬潮阳路八千”,给人以惊愕、无奈、悲伤的感觉,而“好收吾骨瘴江边”,则是纯粹是绝望和失落。唐朝的富丽繁华是史书中出了名的,潮州却是这样令人恐惧的一个地方?
带着这样的疑惑继续去读韩愈的故事,始知他对潮州也很好。真的,他在潮州刺史任内为百姓驱鳄鱼,兴办私塾,奖励农桑,博得世代传颂。由此也知道了潮州的陶瓷、刺绣、祭神、经商、工夫茶。
那一年,高中毕业,去广州大姨家帮工。大姨家的芳表姐找了个对象是潮州的。那小伙子仪表堂堂,年轻有为,还经营着一片不大不小的茶园。
有了这个表姐夫,潮州就从一个模糊的梦境变成了真切的现实。
一进潮州古城,满耳的潮州话语让我一句也听不懂。那时候,估计外乡人和我都一样的一脸懵相。时间久了,竟能听得懂,且感受到话语里的温软轻柔。潮州的音乐锣鼓铿锵,弦丝悠扬,很有古朴抒情味道。即使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潮剧,虽听不懂唱词,却能被它细腻典雅、优美动听的旋律打动。声声古雅,韵味悠长,是古典艺术的吟唱,更是魂牵梦绕的情思。
二
到了芳表姐的婆家,最喜欢的竟他们家的茶园。茶园的上空,蓝天纯净如洗,白云漂浮如絮,阳光和茶园的绿色相融,处处荡漾着沁人心脾的馨香。茶园后面有山,人称凤凰山。整座山也被漫野的茶树合围成苍翠色的屏障。碧波逐流,依山静淌,河沿的垂柳倒影波中,不时被涟漪撞醒。晨曦如同彩绘的画布,点红描紫,横波竖染,造化这梦幻般的潮汕茶园。四野的茶树静谧着,积蓄了漫长的季节的营养,吮吸着谷雨的滋润,似在期待绽放一场漫天的花雨。萌动的茶蕊,依次苏醒。娇羞的茶瓣,依次舒眉。宛如葱绿的云朵,即使空气中也流淌着浓馥的生命的气息。
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凤凰山的茶园。
陪着表姐来到茶园,不时碰到头戴斗笠,腰挎竹篮的采茶女。她们穿行于茶棚间,挽着竹篮,轻盈而出,浅笑如花。微风在山坡上奔跑,蝴蝶在身边飞舞。灵巧的双手拔青弄翠,如小鸟在草丛上雀跃,啄食着露珠和阳光。茶园里飞出的歌,晶莹如碧玉,澄澈似山泉,甘甜纯美,令人流连忘返。
蝴蝶翩翩飞,带我采茶来。
凤凰山上茶树绿,凤凰仙子呀自古栽。
蝴蝶前面飞,催我快快采……
图/畲族姑娘采茶忙 陈文歆
三
作家秦牧说,“潮州茶,堪称中国茶道的代表”。表姐夫也说,来到潮州,不饮一口工夫茶,如同没来潮州城。
所谓工夫茶,不过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因其方法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和学问。工夫茶在文人眼里很高雅,堪称中国茶文化的精粹。而在潮州,却只能感受它的通俗和普遍。工夫茶,已经是潮州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走在潮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两个老人在自家门口,摆个小桌子,放套小茶具,坐着小凳子。然后,一壶茶、几个人、一片树荫。茶香里间杂着乡语俚音,惬意淡然,一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即便是那些因公出差或外出求学的人们,也随身携带一个泡茶的杯子。让人感觉,喝茶的内容已是浸渗到潮州人血液里的一种生活情怀。
潮州人泡茶的工序复杂,名称极好听。如“白鹤沐浴”“乌龙入宫”“高山流水”“春风拂面”等。而我最喜欢的,是他们倒茶的工艺,潮州人称为“关羽巡城”和“韩信点兵”。表姐夫用凤凰山的凤凰单枞茶给我们演示。倒茶时用拇指按住壶盖,其他四指扶住壶底,往杯子里往返倒茶,使茶水的浓度一样,故叫“关羽巡城”。而后把剩下的茶一滴一滴地点到杯子里,故叫“韩信点兵”。这般倒茶的动作功夫,透着行云流水、闲适舒缓的做派,似在不经意间展露一身绝学,充满着自豪和适意。
四
凤凰茶的清香在滚烫恬淡的开水冲击下飘散出来,白雾袅袅,轻柔的安抚饮者的心境。我发现,再怎么心急的人,饮茶的动作也会不自觉地放缓,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杯沿,指腹轻沾,其他手指顺势轻托杯底,再慢慢地浅酌一口,茶香润喉。此时此情想起清末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当年寄居潮州时写的一首诗“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当时诗人和朋友相聚,泡上一壶单枞茶,在寂静安逸的寝室里,大概就是享受这种闲情雅致吧。
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唯物。一盏潮州凤凰工夫茶,溢出潮州文化独特的韵味,蕴涵着潮州凤凰单枞茶的神奇魅力。无论是最精美珍贵的紫砂壶还是普普通通的茶杯,坚实紧凑的凤凰茶入杯“铮铮”作响,清脆悦耳,韵味十足。无论是沸水还是温水冲泡,舒展开来,叶片大而厚实,油绿润泽。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平头百姓,它同样的宽厚姿态展现在你面前,满满地充盈着你的茶杯。芽叶分明,居高临下,自有一股山高长水的雅致。
眺望潮汕山村逐渐复苏的辅天绿意,尽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的澄澈芳华。感觉那种茶的山坡生长着国家的精神,那种茶的身影挥洒着民族的真情。一片绿叶,仪态万千。从潮汕大地走来,挟着仙风道骨,讲着神话故事。与丝绸古道相约,与翰墨书香为伴。那是绿色的诗,是醉人飘香的歌。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