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知了声声

发布时间:2022-05-24 09:44:3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刘国瑞

小时候,玩得特别疯。那时候放假不像现在的孩子作业留得这么多,撂下碗筷就写,从上午写到下午,从下午写到天黑,写得哈欠连天,上眼皮直打下眼皮。十几张纸算多,两三张纸正好,老师一发慈悲,家属院内就成了孩子们的天下。

那个年代人们不知道知了可以吃,也没人吃,不敢吃,如果那个时候人们知道知了能吃,恐怕现在知了早就绝了种,成了一级保护动物。有的地方还把知了上升到了神仙级别,叫做“神仙”。一到夏天,几乎每棵树上都趴着几只知了,知了知了,扯着嗓子不停叫。我和小伙伴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玩起了捉知了比赛。

一开始用弹弓打,比谁瞄得准。把8号废铁丝截成一厘米左右作子弹,射的又远又隐蔽,还不受风力影响。准头好的,这头子弹一射出,那头知了就摇摇晃晃落了地,刚才还得意洋洋,趾高气扬,瞬间就没了命。打知了我是强项,十拿九稳,小伙伴没有一人赢得了我。抠出子弹,知了就成了家里几只鸡的美餐。

小伙伴们不服气,比捉活的,看谁捉得多。先是用马尾套。三个人一人一根直径3到4厘米粗的竹竿,下面粗,顶尖细,绑上从马车店偷偷薅下的马尾,打上活节,蹑手蹑脚向树下靠拢。仰起脖子目不转睛盯着旁若无人的知了,恨不得把自己隐蔽得像个地下工作者,举着竹竿悄悄靠近。趁知了不注意,把马尾活结举过知了头前迅速一拉,马尾立马收紧,知了只有束手就擒,迷迷糊糊当了俘虏。

捉知了最简单、最省事、最稳妥的要数用面筋了。揉上一块白面,端来小盆清水,把面放入水中反复捏洗,直到洗的再也看不到面粉,面筋一挨粘手,便大功告成。水也不浪费,倒入小锅中,放在炉子上煮开,就成了粘纸的浆糊。掐下一点面筋拉长,一圈圈缠紧在竹竿前梢绑的竹棍上,面筋只要碰到知了翅膀,一粘一个准,想逃也跑不掉。即使面筋从竹棍上脱落,知了一个翅膀轻,一个翅膀重,身体失衡,也难以逃脱,乖乖地被收进罐头瓶中。一个晌午下来,晒得每个人脸像个刚淋过雨的红苹果,浑身上下汗潮味。但一看到满满的收获,个个喜笑颜开。

现在想来,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每当夏季到来,听到知了声声,我的思绪就会又回到过去的童年。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