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潮州何以称为“山水宋城”?这场文化沙龙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2-06-05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的“山水宋城”之名从何而来?近日,“潮智汇”潮州文化沙龙第30期“宋代的潮州”在潮州古城海阳县儒学宫举行,邀请名家从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等方面漫谈宋代的潮州城。

文化沙龙现场

活动主讲嘉宾有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榕青,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潮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凡舸,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潮州文史学者陈贤武。

吴榕青

“宋代时,潮州的进士多达113人,在整个广东地区高居第二。”吴榕青从宋代潮州的教育谈起,他认为,宋代是古代潮州科举的一个巅峰时期。而与科举同步的是潮州书院教育的发达,潮州书院的数量在当时的广东省同样位于前列。宋代,潮州的韩山书院与元公书院皆由地方官倡设,在当时已有州学的情况下作为补充,学、院并行,互为补充,山长由州学教授兼任,仿照州学模式开展教学管理。历史上有“潮二书院,他郡所无。文风之盛,亦无所不及也”的评价。

李炳炎

宋代是潮州陶瓷烧造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李炳炎认为,广义的“潮州窑”指的是唐宋以来在潮州(即今粤东的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和梅州市部分行政区域)广泛分布的,主要为外销而生产,并在瓷器的制作工艺、烧造系统、产品特征和外销路线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共性和延续性的窑址及产品。从唐代的水车窑、北关窑,北宋的笔架山窑,明清时期的惠来窑、九村窑、高陂窑,到近代的枫溪窑、高陂窑等,各时期的“潮州窑”都有其代表。

吴凡舸

潮州古城里的许驸马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被专家誉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1996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凡舸表示,许驸马府的构建布局在国内是罕见的,“其主体三进建筑与插山厅所形成的工字格局,用潮州话讲就是‘厝局’,十分有特色。作为潮州现存最早的宋代府第式民居,许驸马府一直以来向国内外的学者、旅客展示其风采,是潮州古城宋代的重要见证。”

陈贤武

“古城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文化景观,其历史建筑的地方特色、街巷的空间记忆和传统风貌更是一笔宝贵的建筑遗产。每个古城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有特定的历史所赋予的,它记录着历史演变的轨迹,展示着那个时期的典型风貌和特色。”陈贤武认为,宋代潮州的城市规划、建筑留存至今,展示着宋代的典型风貌和特色,可以说如今的潮州仍然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山水宋城”。

观众认真倾听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