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6 09:36:3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工夫茶缘
文/张悦 图/咬咬
祖母压箱底珍藏了一件“传家宝”,童年时我曾抑制不住好奇心,乘大人们不在的时候翻箱倒柜地找出来。本以为会是璀璨夺目的珠宝,至不济也该是黄澄澄、金灿灿的首饰,结果却大失所望。那不过是一套普普通通的茶具——一个小茶壶,只有拳头大小,薄胎瓷,半透明,还有三个更小的茶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虽然保存得很好,显得非常古旧精致考究,但天长日久不免还是黯淡陈旧。
这算什么宝物呢?大失所望的我弃之如敝屣,也没顾得上还原。结果,被大人们发现了,狠狠地挨了一顿打,祖母这次居然也破天荒地没有护着我——她的宝贝孙子。泪眼蒙眬之际,她给我讲了这套古董茶具的来龙去脉。
这套茶具是我的爷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祖爷爷遗留下来的。几百前明清之际,祖爷爷是潮州小镇私塾的一名教书先生,生在贫寒的乡下农家,天资聪颖的他考中了秀才,而且擅长品工夫茶,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气。但是仗义疏财的他并没有改变家庭经济拮据的境况,并且而立之年还未成亲。
那时候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爷爷被安排与潮州城里同乡的女子相亲,后来就成了我的祖奶奶。祖奶奶家境殷实,在城里开了几个茶庄,算得罕有的“大户人家”。本来这桩婚姻并不“门当户对”,知书达礼、堪称大家闺秀的祖奶奶却慧眼识人,看中了祖爷爷对工夫茶的品评功底,谈起工夫茶来非常投缘,并不计较其家境的窘迫。
然而,订亲信物总是要的,祖爷爷拿不出金银珠宝,无奈将一套祖传的工夫茶具作为馈赠。工夫茶具,潮州土语叫作"冲罐",也有叫作"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这套工夫茶具虽然颇有些年头了,但并非名贵的古董,一点不稀奇,可那也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唯一的“宝物”了。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盛行于宋朝,已有千年历史 。因此,茶文化渊源深厚,除了茶叶非常讲究之外,各种名贵的茶具更是应有尽有,成为工夫茶道的重要一环。祖爷爷的茶具虽然不俗,但在富豪眼中实在不值一哂。
可是祖奶奶并在意这些世俗之物,她看到祖爷爷相亲时衣着寒酸,就拿出自己的体己钱,委托一位亲戚,找到祖爷爷,硬拉着他到估衣铺去丈量了身材尺码,订制了一套当时最时髦最昂贵的皮袍。那年代,皮袍俨然是潮州富商的首选行头。当估衣铺的伙计把制作好的皮袍送上门来,祖爷爷也不免有些欣喜。他换上了合身的皮袍,更显示出一位秀才的翩翩风度。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祖爷爷穿着崭新高档的皮袍向祖奶奶家提亲了,他气质儒雅,气宇轩昂,宛如浊世翩翩佳公子,更擅长冲泡工夫茶,谙熟工夫茶道,谈吐不凡,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颇合"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之道。这一下,旁人也没有话说了,终于成功订了亲。后来,祖奶奶不顾家族中的反对声音,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祖爷爷,喜接良缘,结为伉俪。
祖奶奶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祖爷爷,虽然嫁妆中不乏成色十足的首饰,然而她却把那套工夫茶具当作最珍贵的宝贝。婚后,他们常用这套茶具来品工夫茶,可谓举案齐眉,其乐融融,日子过得苦中有甜。谁知,祖爷爷体弱多病,后来经常要看病吃药,把她的陪嫁慢慢被当光了。只有那套工夫茶具,一来值不了两个钱,二来因为她的坚持,才得以“幸存”。
再后来,祖爷爷重病垂危,祖奶奶步行数十里路寻找名医。可怜她一双缠足,从来未走过那么远的路,历尽艰苦跋涉才到达。可惜,名医终于来晚了一步,祖爷爷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执意要换上那件皮袍,可是身体羸弱、不成人形,凌晨时终于撒手人寰……
祖奶奶伤心欲绝,那套工夫茶具作为唯一的念想,藏在箱子底部,从此不敢再去触碰。因为一看到它,她就会泪如雨下。祖奶奶去世的时候,将那套工夫茶具抱在怀里,良久地抚摩,流下了最后一滴泪水……
爱情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家世、门第、财富、容貌……可再怎样门当户对,也并非两情相悦、白头偕老的依凭。有一位专家如此揭示爱情的秘诀:“一是自己做个好人,二是找到一个好人。”我的祖爷爷和祖奶奶以工夫茶为媒、因工夫茶结缘、以工夫茶具作为山盟海誓的象征,一生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不正是最好的诠释么?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