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7 12:04:10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22/ 茶香萦绕最潮州
路上茶缘
文/余冰如 图/余利兴
在杭州闲玩一天,回到灵隐寺附近的白乐人家,已是晚上九点。
潮汕人无茶不成席,远游必带工夫茶具。同游者三人,在庭院的木桌台上铺开茶席,将简便的工夫茶具铺开,泡了花香明显的凤凰单丛。清泉一壶,茶香袅袅,夜气氤氲,虚竹相映,石榴浅红,清风明月为茶烟香气所引,月从云层中浅露,微风熏人醉。
从外面归来的南京游客,也循茶香而来。两位仁兄,一体胖豪放,一清瘦斯文,略带酒意迅速饮下一大杯,想来是“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豪饮之后,话语渐多,谈及茶叶滋味,各有所感,见其茶兴正起,欣然拿出香韵俱佳的八仙单丛。两位茶友觉得茶味独特,香气内敛有韵,连平时晚上不大喝茶的斯文仁兄,也喝了三大杯,赞不绝口,并端了满满一杯给其在屋里的妻子品尝。
刘映彬 摄
庭院外闲言碎语渐稀,品茗之人却舍不得收起茶席,大概也有“从来佳茗似佳人”之感,月下品茶,也有月下看美人的雅趣,无奈,杭州的夜短暂,店主催促,匆忙散席,只是茶烟犹在,和两位陌生的南京游客也有了眉眼间的熟悉之感。
隔天清晨,前往梅家坞,对于梅家坞,是慕名龙井茶之名而去的。
清晨的梅家坞,刚从睡梦中舒醒,眯着眼让你随意赏看。
行至一石桥,耳畔是潺潺的溪流,探身而望,清流如白练般自上而下,触及圆石,声如天籁。见惯了暗沉、浑浊的河流,不禁为如水沫玉石的清流而惊呼。梅家坞的水似乎不沾染尘世烟火,可是桥下不是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在溪边洗衣吗?她们嬉笑之间,眼眸如水,纯净仿若蓝空。那纯净的溪流,纯净的心灵,养出来的茶叶又是如何?
咬咬 摄
梅家坞的店铺门次第打开时,我们一行三人正漫步在“礼耕堂”的门口。黑底金字的店名一下子吸引了我们。门板带着岁月磨损的痕迹,年月就在这边缘的磨损中慢慢地露出底蕴来。当雕花的木板门咿呀敞开,似乎一个古稀祥和的老人摇着蒲葵扇向我们迎面缓缓而来。但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中年女子,藕色上衣,白色七分裤。清秀的脸上有江南女子的婉约。顾客只有我们三人,为我们斟上三杯龙井茶,淡绿的水色带来了夏天的气息,让你不禁端详起闻名已久的茶叶。一叶两芽的龙井开始在玻璃杯中悠然地升腾,慢慢地沉落水底,做安静的禅者。轻轻地呷一口,轻轻朗朗的茶叶之味,似乎携带了闲云,那是上品的龙井。清闲之际,不禁邀来女主人谈起龙井茶,她说龙井属于炒青绿茶,板栗香、豆香、兰花香气韵相投,于是交流起龙井茶与凤凰单丛制作工艺的差异。我谈及凤凰单丛在制作上更能体现天人合一的“和”的精神。一款上佳的单丛茶,必须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合适的天气、制茶人精湛的工艺,才能将凤凰茶树丰富的芳香物质呈现,各种自然的芳香,桂花香、芝兰香、茉莉香、柿花香……一款款茶汤与自然界中多种植物的香气相应证,这不能不说是神奇。若非人力和自然馈赠,哪有茶汤中真味。地区茶叶的差异让我们在了解中赞叹与惊喜。渐渐地,话题不再局限于茶叶,世间的花朵也在话下,店主人没见过南方的木棉花,照片中嫣红硕大的木棉花怒放在蓝空中,那位清秀女子一看,眼里熠熠生光,那是她从没见过的奇景。
远山如黛,灰瓦白墙,耳畔是清流汩汩,我们坐在临溪的礼耕堂,和一个温婉的江南女子闲看云卷云舒。
这个时节是龙井茶的淡季,我们方能享受到梅家坞的纯净和清淡的茶味。茶缘,奇妙地让旅途中偶遇的那些陌生人内心走得很近。这种感受在同里的敬仪堂客栈又经历一次。
林伟焕 摄
那夜的月色清朗,凉风摇曳着庭院中的葡萄叶子,我们搬出茶具在院子的石桌上摆开茶席,正撞上去外边喝茶不得、失望而归的北京房客,惊喜地凑上前来一起喝茶。他们是三十来岁的夫妇,男房客是十足的茶客,随身携带上好的铁观音。沸水一冲,香气四溢,和院子中各种树叶在夜间流转成古朴的客栈气息,夜的气息是静谧的,而茶香,是夜间轻灵的那抹从沉香炉中慢慢逸出的沉香。于是乎,铁观音与凤凰单丛成了彼此的话题,男房客是典型的北京话唠子,白天未必可爱,可那晚和着茶味,竟是极佳的茶话,后来便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女房客倒是娴静少言,静观夜色,偶尔寻得葡萄架下将熟的葡萄给我们下茶。虽然品茶是不适宜有这种茶点的,但情趣之至又何妨!
夜色渐悄,语声渐少,畅快之余我竟问起对方姓名,一出口,自知俗气了。张岱在湖心亭看雪偶遇金陵客,仍不能免俗,我到底也是俗人。只是相视之间,自知失口,彼此大笑。
想起师父陈香白教授说:“喝茶会产生一种和谐的气场。”在这种气场中,能纳各异的茶客,就有了一期一会的偶遇。想来天下茶叶,和而不同,又归于一,这何曾不是传统文化和茶道的共同核心——“和”的精神呢!
主办单位
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
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潮州市作家协会
潮州市摄影家协会
《韩江》编辑部
潮州市小小说学会
支持单位
后来文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