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三大战役在行动︱打造特色普法阵地做新做活普法文章

发布时间:2022-06-21 09:28:08 来源:潮州信息网

我市“三大战役”号角吹响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转变作风,深挖文化资源,创新普法形式,探索把法治元素融入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载体,寓法于景打造特色普法阵地,寓法于乐开展特色普法活动,厚植法治教育土壤,做新做活做强普法文章。

普法

6月20日新闻视频

浮洋镇大吴村素有“泥塑之乡”的美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吴泥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近期,浮洋司法所结合时代特色,与大吴泥塑艺人联合创作“法治泥塑”系列普法宣传作品,寓教于乐开展法治宣教活动。

潮安区松昌实验学校学生 颜淼:今天看到了大吴村用泥塑做的作品,我知道了中国的第一部根本大法是宪法,然后我们知道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是民法典,宪法日是12月4日。

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党总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吴树钿:大吴泥塑平时的作品都是戏曲方面的(题材),现在通过法治宣传,通过和泥塑艺人进行沟通,把泥塑宣传融入法治宣传里,作品放在村史馆,学生和村民可以观看学习,更好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嵌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前不久,金石司法所携手浮洋法庭前往市嵌瓷博物馆开展“送法进博物馆”活动,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宣讲相关法律知识,让普法工作为非遗文化保驾护航。

金石司法所一级科员 李格: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与保护传承非遗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讲,弘扬正确的保护传承非遗理念,切实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潮安区司法局基层股股长 黄静音:大吴泥塑、金石嵌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潮安法治乡村建设的普法宣传中,非遗创作融入了法治元素,担当起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角”,让抽象的“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成为我局普法宣传的一张新名片。

在湘桥区,普法形式同样丰富多彩。湘桥区司法局充分利用辖区文旅业态优势和“居民议事厅”这一载体,在古城区的茶舍客栈、名人故居等地与村居律师联合开展普法活动,为群众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湘桥区太平街道义兴社区居民:居民议事厅每个月都有一两次活动,请村居律师来给我们讲解法律知识,我们要是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就当面向陈律师请教,从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继续深入基层,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将法制元素融入地方特色载体,寓法于景打造特色普法阵地,寓法于乐开展特色普法活动。

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 杨晓:我们还将通过将非遗和普法宣传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普法活动,比如开展法治灯谜的竞猜,用潮剧、潮州歌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活动,让法治精神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的心里。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