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7 09:54:18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陈树彬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并不健壮。奇怪的是,从没受到任何欺负。除了我性格内向,好安静,不爱惹是生非——当然,你安分守己,不等于能保自己不受欺负,安然无虞。我自小体弱,但不怯弱,更非懦弱,一般情况,就没人随随便便敢欺负。
稍大了,那时刚赶上“武侠小说”风行,看《少林寺》成长的一代人,特别喜欢看港台的武侠小说。我喜欢看书,那时能看到的书不多。加上家境贫寒,就算几块钱,十几块钱一套的武侠小说也是奢侈品。没钱买书,只能借。我特别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从没把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看全了。就是这种残缺不全的阅读,根植了我“武侠梦”的种子。赶鹅的时候,常常挥舞着手里的竹子,一群鹅就成了我的千军万马。那时候开始,我喜欢上编故事。
后来,大概是十几二十岁的年龄吧,我搜集了一些武术杂志,像著名的《武林》杂志,看着看着,心动手痒,跟着里面的套路练起来。可这种“黑灯瞎火”的练法,效果可想而知,事倍功半,最终不了了之。自己练不成,就寻思着进武校,得名师指点,练就盖世武功。“金大侠”的武侠世界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太大了。那时的《武林》杂志每期会刊登一些武校的招生广告,让人怦然心动。可是,一年上万的学费让我望而却步。像我那时的家庭状况,学武之梦,只能望梅止渴。像我走上业余文学创作一样,因喜欢而痴迷,我“练武”之心不死,就咬咬牙,想自学成才。一次,在《武林》杂志上看到一则练习硬气功的功法和药方,欣喜若狂。在此之前,我看过武打片《鹰爪铁布衫》,对练就“铁布衫”、“金钟罩”这些“刀枪不入”的硬气功膜拜不已。得此功法和药方,如获至宝,马上按“方”抓药,又从村外捡来一截废弃树桩,每天早上起床,开了炉火烧“药水”。一番捶打撞击之后,再用药水擦洗红肿的手臂。这样日复一日,大概练了几个月吧,找来一根手腕大的竹子,狠狠一个肘击,“咔嚓”,竹子折了。这个“立竿见影”的效果,着实让我暗暗得意一阵子,脑子里叠现着各种荡气回肠的壮观场面,而自己就成了画面中那些疾走如风,出手如电,挥洒自如的侠客。接下来的情况,却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神奇,往后“功力”的长进却没起初那样“立竿见影”,看着本来细嫩的手臂变成肿大粗糙,不伦不类,就犹疑不定,怀疑这样练下去是不是有“出头之日”,后来,在《武林》杂志一篇论述文章中看到了一句话“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才幡然大悟,果断停止这种简单粗暴的练功。
走上工作道路,心中的“武术情结”虽然没泯灭,却为稻粱谋放弃了。而差不多在“武术梦”破灭的同时,我萌生了另一个同样“崇高”的梦想——作家梦。从二十岁开始,我就开启了长达三十年的成就“作家梦”的苦旅。也就是说,文学创作几乎把我的业余时间都占满了,我的所有“流量”都给了“文学创作”,“武术梦”由此告破!
三十年间,我从事过许多职业,都没忘记业余文学创作。而“武术梦”破灭之后,练武健身的念头隐隐没有断绝,没学成武术套路,没练成“刀枪不入”的硬气功,却挡不住我强身健体的欲望。
写作与健身其实可以齐驱并进,并不相左。“金大侠”的武侠世界里,哪个真正的英雄人物不是文武双全?文能握如椽大笔,经天纬地,指点江山;武能提刀上马,驰骋沙场,纵横捭阖。何等英姿,何等洒脱,何等惬意!就算这是理想中无法触手可及的缥缈的武侠世界,回到现实,一个不需置喙的事实:锻炼可以强身塑形,写作能够正心铸魂,相得益彰,满满的正能量啊!
那一刻,我重新启动了健身“模式”,从不“停机”,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健身的形式多样化,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结合进行。无氧运动强度较大,属于“力量型”的,考验耐力、体力。大概在2013开始,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从开始的几百个,近千个,一千个,最高一天2000个,有一个小时高密度训练,做了650个。状态好,曾一分钟一次快速做了120个。对我来说,是对自己的挑战。当然,挑战只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潜能,并非逞强好胜。
一次,从报上看到,有个外国女汉子,曾为军队体能教练,退役后平均每天做4800个以上的俯卧撑。今年1月,完成了24小时内9000次的挑战。
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锻炼,确实让人望尘莫及,甭说别的女汉子,就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绝大多数也只能望其项背,自叹不如。
这样的成绩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的汗水浇铸而成的,绝非一蹴而就。
想到以大一点的强度投入锻炼,也是基于网上那些达人的魔鬼训练和大咖的成绩所刺激。想想吧,自己平时也喜欢锻炼,一般一次能做60个左右的俯卧撑,跟周围一般人对比,还算不错的成绩,如加以刻苦锻炼,也未尝不能向那些达人靠近。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挑战,才有坚持。
外人那里,大多可能只关注你的成绩,却无法真正体会到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锻炼背后包含着的艰辛、寂寞和单调。
试想:一天9000个俯卧撑,一个小时完成900个的话,要不吃不喝,持续做十个小时。这十个小时就一件事——心无旁骛做俯卧撑。可以想象多艰辛、多单调、多乏味!
但,达人、神人就是在这种别人认为艰辛、寂寞、单调、乏味的情况下练成的!
不刻意追求数量,但质量的飞跃一定需要数量的累积。
无氧运动,考验的是除了耐力,更是意志力。
而有氧运动,相对而言,强度较低,锻炼的持续时间可长一点。
我每天的有氧运动,主要是跳绳。
我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都比较好,跳绳对我来说,轻松自如,驾轻就熟。开始一分钟一组,层层“加码”,从一分钟跳200多次,到一分钟可以跳300次以上。从一组跳两三分钟,到一组跳五分钟,十分钟。有一次,为了挑战极限,一次跳二十分钟4000次,成为自己跳绳运动的标杆!
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不管上下班,还是平时的出行,我都采取骑行的形式。有一次,到县城开会,来回骑行40公里,当大家得知我是骑单车来的,都惊讶不已!我却付之淡淡一笑,骑行对我来说,习以为常了。
除了骑行,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又选择了另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步行。既安步当车,陶然自得,又不至于行色匆匆,忽略沿途风景!此等怡然自得,乐在其中,绝非坐在车里,眼界所限能体味得到的。
有好几次,从市区办事后回家,我不“打的”,选择了步行,近十公里的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在朋友圈一晒,几个朋友都咋舌,咋不说一声,我送你呀!
其实,我要的是这份难得的安步当车,闲情逸致!
因为热爱,所以运动!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道理,好多人都懂,但真正能理解的,只有那些热爱运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