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1 10:15:35 来源:潮州信息网
荷花与白鹭成为狮峰村的地标式景观
□ 翁义彬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春风来将它唤醒……这是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
一个小山村,山有灵,水含情,骀荡的春风已经将它装扮得芬芳醉人。这就是潮安区归湖镇的狮峰村。
狮峰村,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的北部山区。四周群峰叠翠,百里韩江在西侧一路歌吟、逶迤流过。村落背靠青山、面朝韩江。江边的象山和村后的狮头山,就像镇水的瑞兽一样千百年来护佑着这一方百姓的平安吉祥。
狮峰村的明山秀水,湖光潋滟,或翔或集的白鹭,渔网竹排,田园农舍,爬满青藤黄花的竹篱,花木弥散的芳香,日夜不息的蛙鼓虫鸣,古色古香的祠堂古庙,以原生态鲜鱼烹饪为特色的美食,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传统文化的展示与表演……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这个昔日的省定扶贫村开始以脱胎换骨的面貌惊艳世人。
最令人瞩目的是,潮州市2018年十大“最美乡村”评选揭晓,狮峰村的名字赫然上榜,名列前茅。
省对潮州精准扶贫工作考核现场会杂狮峰村召开,考核组对狮峰村的扶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肯定。考核组一专家盛赞狮峰村为“现代的桃花源和香格里拉”。
驻村工作队荣获精准扶贫突出贡献集体称号,“驻村第一书记”邹崇颖被评为突出贡献个人。
狮峰村的故事堪称传奇,也是一道寓意深刻的谜题。
村文化广场边的民居客栈古色古香
时代春风唤醒“狮峰精神”
在人的记忆里,时光是能够重回的。
2016年4月,革命老区村狮峰村被省确定为精准扶贫村。这倒是名副其实的。2274人的狮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6万元,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水稻、橄榄、龙眼等农作物和果树。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诸多重要论述掀起了一场吹遍大江南北的骀荡春风。
狮峰村的新时代由此开启了序幕。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进来了。成员有三名,对口帮扶单位中山市小榄镇干部罗赚祥、许钢华分别任队长、队员,对口扶贫单位市城乡规划局湘桥区分局局长许崇颖任副队长。
驻村工作队带来了党的政策,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扶贫干部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崇高责任和坚定信念。
“村民家白天只要有开门,晚上只要有开灯,田间地头只要有空闲,我和工作队员们就坚持不断进行访谈……李叔病倒在床上,家里的房子又漏水了;蔡叔的儿子患了精神疾病,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冬君的丈夫去世了,家里两个孩子还要读书……每户贫困户背后都有一个心酸故事。”许崇颖的工作日记忠实地记录了驻村工作队初到狮峰村的工作情况。很快,工作队就对狮峰村的情况了然于心,与村民们也渐渐熟络起来,并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贫困户的界定完成了,建档立卡完成了,但这对于驻村工作队来说却只是千里之远的一个小“跬步”……
“搞大水浸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为此,他们展开了深入周密的调研。跑村民家,访贫困户,请教专家,汇报请示领导,联系有关单位,开会讨论研究……工作队队员们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
“狮峰精神,首先是实干、担当”,许崇颖将实干与担当作为“狮峰精神”的首要因素。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富能手李统伟成为村党支部的书记,狮峰村的党建引领工程也开始提升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
“狮峰精神,还有两个关键词,就是自强、超越。扶贫开发,要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要有后队变前队的远大志向,弯道超车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所以我们在谋划项目的同时,十分注重村心民意的回归、造血功能的增强等……”许崇颖对“狮峰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
脱贫攻坚中的“四驾战车”
对于狮峰村来说,“狮峰精神”的逐步形成将为他们奔向美好生活汇聚起大山一样坚强挺拔的气度和雄浑磅礴的伟力。
伴随着“狮峰精神”的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以产业扶贫、资产投资收益、小额信贷扶贫、“以奖代补”扶持等“四大项目”为主体的扶贫开发行动在小小的山村里掀起了阵阵热潮。狮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浪头也一日高过一日。
说起产业扶贫,故事就多了。而要说其中最关键的,则非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原淡水养殖老板李统伟莫属。
李统伟原来是以淡水养殖老板的身份广为人知的。归湖镇濒临韩江,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水产养殖业闻名遐迩。当年盛极一时的市养殖行业龙头潮州市金曼水产公司的最大养殖场就在狮峰村附近。
而李统伟所经营的“归湖伟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整个归湖镇水产养殖行业中的地位是独占矛头的,2007年产值便达到了千万元以上。李统伟无疑就是一位本地响当当的带富能手。而他的管理能力、慷慨好义和古道热肠也是颇为人称道的。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镇政府、村有关领导的劝说下,李统伟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自己的公司交给本在广州创业打拼的儿子打理,于2014年4月回村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踏上了改写狮峰村历史和命运的征程。
“咱们村的池塘多,乡亲们一贯有养鱼的传统。但养殖户零散,养殖规模小,技术比较原始,销售渠道也不宽畅,经济效益有限。如果能将村里的养殖户,特别是其中的贫困户组合起来,利用我的优势,将我们村的水产养殖业带动起来、壮大起来,一定能增加乡亲们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李统伟的想法与驻村工作队的思路不谋而合。经过一番酝酿讨论,以伟兴公司为载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淡水养殖的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完成了。
这一经过精心规划的产业扶贫项目很快就让养殖户和贫困户尝到了甜头。伟兴公司利用自有生产基地和生产经营优势,统一为养殖户发配养殖饲料,帮助养殖户、贫困户提高生产技术,把控产品质量,统一鱼产品的收购和销售,大大提高了养殖的成效和经济收入。2017年8月投产、年底顺利收益,养殖户们对伟兴公司打心底里怀着感激。
而随着资产投资收益、小额信贷投资收益、以奖代补帮扶等其它三个扶贫的同步实施和推进,狮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风生水起,春潮涌动。至2018年底,狮峰村48户贫困户137人全部实现脱贫!
从隐世村落到“旅游新宠”
就在脱贫攻坚项目如火如荼的推进中,另一个改变狮峰村历史的消息传来——
2017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2277个省定贫困村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打造!
“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目的是使我们这些贫困村一步迈上中等水平,让贫困村由‘后队’变‘前队’,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许崇颖一班人领会省委省政府决定精神之后,向村民们做了传达和动员。
宣传发动、整体规划、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立刻摆上了驻村工作队和狮峰村“两委”一班人的议事日程。2017年8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受狮峰村委托、在实地详加考察之后,精心编制出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将狮峰村的发展定位为自然景观保存良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生态农业和自然景观旅游为双线发展,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省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规划出台的同时,一场大规模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性工程正式拉开了帷幕。
仅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全村共清理村巷道乱堆放建筑材料、积存垃圾等141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等杂物4000多吨;拆除危旧废弃房屋164间,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20处,拆除面积9318平方米,完成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等130处,美化绿化48处。
随后,一场以“一湖一轴多节点”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的美丽新狮峰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一湖,即白鹭湖,狮头山下的深水湖,面积达一百多亩……围栏石砌、曲径亭台、 红花绿树、渔夫竹排的雕塑、湖中播下的莲花种子白鹭湖很快变成了一个兼具水产养殖功能的景观湖。租金达到了年30万元,狮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八九倍。随着游客的增多,有村民在湖边经营起农家宴。地道的狮峰村淡水鱼也因此渐渐声名鹊起。
一轴,即南北贯穿全村的主村道,也铺上了柏油路。路旁的墙壁都粉刷一白,并装饰以精美的墙画。
由主村道贯穿起来的多节点,主要有村心公园、李氏宗祠,盛林书院等……
盛林书院前的文艺表演
最突出的无疑是盛林书院,其源头为明清时代的“启明”“智远”二私塾……经修缮提升后的盛林书院,设有新时代传习所、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非物体验馆、手拉壶培训班、潮绣培训班、潮州菜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培训基地、文创中心、公共服务站等功能室,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播、文明传习、党建培训等于一体的平台,也成了许多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的场所。
随着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频频亮相,旅游团、驴友、散客,越来越多游人的身影出现在狮峰村的湖畔水滨、村道书院,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平常的日子。
更有一些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游客,走进狮峰村的晨岚暮霭,石板小巷、篱笆院落和表带手工场。或依恋于碧波荡漾的暮色水滨,品味水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宁静安详的岁月;或驻足于沿山坡而建简朴干净的农舍柴房前,感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古朴之风;或流连于山前村后一片生机盎然的瓜果庄稼前,神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意趣;或停留于屋前舍后田间随处可见的桂树、龙眼、枇杷、杨梅、金凤、木棉等等不计其数花木之下,迷醉于其花果的色香味之中;或围聚于低头加工表带的村民身边,好奇地问这问那,与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村民共饮一杯工夫茶,享受短暂的休憩与闲暇时光……
这一切,正像是狮峰村墙画上最有标志性的一幅:“水木清华,诗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