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5 10:2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炎炎夏日,江河湖海是人们消暑降温的好去处,但是溺水事故也随之增加。溺水已成为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如何远离溺水风险?若不幸溺水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自救与施救呢?听听专业人士建议。
危险水域是指设有危险标志和不明水况的公开区域以及没有救生员看守的水域,这些水域岸边杂草丛生、青苔遍布,接近时容易失足滑落水中,由于水底状况复杂,人容易被水草缠住、陷入泥沼而无法动弹。
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大队副大队长 吴维炎:不能到这些地方游泳、打闹戏水。不能私自结伴或单独去游泳,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作为监护人,我们一定要随时知道了解同学们到哪里去玩耍,有没有去水边游玩,要教导孩子学习水上安全知识。
游泳前,要选择好安全浮具。充气臂圈、充气游泳圈等容易被划破,出现漏气现象,安全系数较低。因此必须选择相对安全的泡沫材质救生圈、救生棒。下水前要先适应水温,做热身运动,减少抽筋等意外。
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大队副大队长 吴维炎:万一出现抽筋,如果离岸较远,要抱住浮具或抓住泳池的隔道线,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做抽筋自解;如果离岸较远又没带浮具,也不要慌张,深吸一口气,浮起来做抽筋自解动作。抽筋的自解动作非常容易,就是往抽筋部位反方向拉伸,拉伸后再坚持一会,可以有效缓解。
游泳过程中,技术不佳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不能竭尽全力,应保存返程体力,在水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至2.0小时;身体不适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向周围人员求助。
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大队副大队长 吴维炎: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游泳时突然水流变快,变急,游不回来了,不要慌张,保持镇定,不要拼命游回来,因为体力不支会被水冲走。要顺着水流下方,让水流往下带,努力往岸边游靠,脱离危险,从岸上走回原地。
假如不小心掉落水里,应该尽量保持镇定,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大队副大队长 吴维炎:(万一)落水,不会游泳也要保持镇定不要慌,一慌张沉没得越快,全身放松漂浮在水面,面部朝上,用脚踢水,头往后仰露出水面,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假如遇到不慎落水者,怎样才能有效施救?要牢记不可以贸然下水、不可以手拉手延伸救人,以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大队副大队长 吴维炎:有人溺水了,救人要使用“三字诀”,第一是“叫”,大声呼喊,取得周围人的帮助。呼叫120,119。讲清楚时间地点,等待接线人员先挂电话,防止有问题没交代清楚。 第二步是“伸”,用工具,竹竿,长的水管,树枝等。 第三步是“拋”, 拋绳救人,拋过去要越过溺水者头部,拉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绑在身上、手上,防止被拉下水,蹲下来拿在手上拉就可以了。拉不上要放手,预防被拉下水,给自己造成伤害。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对清醒的溺水者,需要监测病情,注意保温;对失去意识或者意识不清的溺水者,应迅速判断呼吸和循环征象,若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应该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患者恢复心跳或专业人员到达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