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5 11:42: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潮州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翻开历史长卷,潮州是岭东首邑、海滨邹鲁,历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当前,潮州正肩负起担当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保护好、延续好、传承好潮州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窗口,凝心聚力打造文化强市建设标杆,为在更高起点上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保育活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是提升软实力的根脉。
近年来,潮州秉承“尊重历史、保护为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旧”理念,依托千年文化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禀赋,以“绣花功夫”推进古城微更新、微改造,分批次推进古城内文物建筑、街区巷道、名人故居的保育修缮工作。
漫步古城区,不少老厝民居“变身”民宿客栈、茶舍茶馆,让游客体验潮州人文风情、感受“潮式”慢生活。这得益于潮州实施的“百家修百厝”、古城“微更新”工作,修缮后的古城、老宅、旧巷焕发出新魅力,完成了李厝祠、唐伯元旧居、双忠宫等修缮工程,传承延续古城历史文脉。金山书院在北阁佛灯景区重建开放,成为潮州延续城市文脉,彰显潮州文化魅力重要窗口;潮州开展街巷“微更新”项目,让巷道保存潮文化精华的同时,体现古城风貌的多样性,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谈到文物保护与活化,广济桥可称典范。潮州正以广济桥、笔架山潮州窑等文物古迹为重点,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潮州古城还在“夜景、夜宴、夜游、夜宿”四大板块一齐发力,依托广济桥、牌坊街等核心资源,将潮州古城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潮州古城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是全省入选的五个推荐地点之一;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公示,牌坊街名列其中。
当前,潮州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等工作全面铺开,镇海楼、廖厝祠等修复重建工程启动实施,《潮州文化丛书》等出版发行,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名录”,潮剧获国家非遗优秀实践案例……
文旅融合 让非遗资源“活”起来
做好传承与保护,让古城在历史和现代的交织中延续,让潮州非遗熠熠生辉,成为潮州文旅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广东的非遗大市,潮州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7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0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位居全省前列。潮州将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推动潮剧、潮绣、手拉朱泥壶、工夫茶等非遗民俗融入文旅路线中,提升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成功打造19个潮州文化研学游基地和3条省历史文化游径。
2020年,潮州制定出台《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深化古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24条具体措施,列出第一批26个重点项目,并成立潮州古城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古城提升序幕徐徐拉开。
近年来,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呈现新态势,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成为潮州文化的空间载体。潮州加大非遗体验基地旅游要素配备,推动非遗进景区,在广济桥、许驸马府、已略黄公祠等国家级文物点开展文化观光、非遗展演以及展览展示,并依托丰富非遗文化和工艺美术资源,在牌坊街打造20多个非遗展示馆,涵盖了潮绣、潮州木雕等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打造康惠芳、辜柳希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让非遗瑰宝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游客来潮州拥有“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的文化体验。
潮州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茶馆民宿,日渐受到游客青睐,成为古城旅游新的消费亮点,也是体验潮州文化的一个窗口。据市文广旅体局统计,全市民宿客栈共有162家,客房1482间、床位1944个。它们保留了潮州传统建筑技艺,还提供非遗体验,如木雕、手拉壶、潮剧表演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听着主人家介绍潮州的故事,领略潮州人的生活智慧。
文化惠民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由人民共享,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文艺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据统计,潮州有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各1个,市文化馆、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县(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3个,县(区)文化馆均为国家二级馆;镇级综合文化站共4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17个。潮州加快打造“博物馆之城”,全市纳入“博物馆之城”体系的各类展馆已达70家,涵盖展览馆、非遗馆、名人故居等,让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文化滋养。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巡回演出、送戏下乡,文化活动提振精神生活;改造文化广场、改善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化滋养人心、以文化培根铸魂,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学校、乡村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常态化举办惠民文化活动,潮剧潮曲演唱、弦乐展演、广场舞、乡村书画展等乡村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有效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潮州大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乡贤文化,打造革命母亲李梨英旧居、“左联六杰”等一批红色阵地,聚力文化振兴引领乡风文明。
站在新起点,潮州将聚力打造文化强市建设标杆,深入开展潮州文化研究、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力创建“三区一都”,全面提升文化兴盛水平,奋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窗口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园。(潮州日报记者 詹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