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过程就是目的

发布时间:2022-07-19 08:58: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这天下午,坐在客厅,开着电视机,准备收看体育比赛现场直播。时间未到,拿着遥控器随便乱按,画面出现无边大海,一只小艇,一位洋人老兄在钓鱼。鱼已上钩,他用尽全力在收线,口中不断念着什么,满脸兴奋。

大鱼终于浮上水面,在助手帮助下,急忙扶上船,他抱在胸前欣赏,不断念着:多美呀,这牙,这尾巴,太漂亮了,25公斤,真好!

欣赏了约二分钟,他又说:应该回去了,不然就缺氧,活不了了。他小心翼翼放归大海,又跟着自己也潜入海去,说应该把鱼引入深海,那才是它的家。他把鱼送到深海,看它安然游去,才回到船上。

坐在船上,一阵满足,那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禁不住的喜悦,笑得分外灿烂,不断说:太好啦,真爽!(当然,这是中文的配音)

我也不禁被他感染,与他一起快乐着,心想:这才叫垂钓者之乐!

老汉我自退休以来,到国内外不少地方去闲逛野游,在抚顺的浑河边,在珠江大学城河段对面,在韩江府城上游,未禁止垂钓之时,都见到一群上了年纪的人在垂钓,有人不只一杆钓竿,而是四、五杆,浮漂一动,匆匆忙忙吊起,一点没有姜子牙那“愿者上钩”的从容,更没有柳宗元笔下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悠然,这些垂钓者都希望满载而归,钓不到鱼是满怀愁归,一点也体味不到垂钓之乐!我想,前文中提到那位洋人老兄(原谅我没记住他的名字及那条大鱼的名称,字幕上是有的),他如果某天钓不到鱼了,他也会感受到垂钓之乐的,因为他的目的是去垂钓,是享受过程。不禁让我想起西哲尼采的名言:“目的是没有的,过程就是一切”。他说的是人生。那么,我们可把这句名言简略为“过程就是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展一日千里,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全国都脱贫了,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这时期,人人都明白健康的无比重要,也都明白要健康,心态为第一要素,于是,悠闲度假成了一大产业,工作之余,都在寻找放松心情的机会,退休人员更不必说:唱潮曲,喝工夫茶,跳广场舞,外出旅游,访客会友……

这些活动能让你身心愉悦么?不一定,这得看各人的文化修养,人生态度。

你应该知道“雪夜访戴”的故事吧?

这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书中的一个故事: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朋友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他即刻连夜乘了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剡县。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立即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我本是乘兴前往,到达时兴致已尽,当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真是怪人怪事!

细细想来,他这人不怪,这事也不怪,倒是我们错怪了他!

试想想,如果王子猷已没了与戴逵见面的兴致,却怕人议论,叫醒了戴逵,交谈些没了兴趣的话题,喝杯没了兴趣的茶水,度过半天聊无兴味的时光,岂不亏待了自己也勉强了朋友!幸好王子猷有了这个说怪不怪的举动,我们才有这则趣味故事可谈,也感受到什么叫潇洒旷达!

我很早就读了“雪夜访戴”的故事,多少受他“乘兴而行,兴尽而归”的人生态度所影响,外出旅游,基本做到随心任性,比如八达岭长城去了四次,同行的人都去登那最高处的哨楼,我总是在平途停下看风景,得失各自知。最有意思的一次是与老友洪钟一家同游鼓浪屿,走到日光岩下面,那石头是伸手可及了,同行者都爬上去,我与老伴及洪钟大姐夫却都没了兴趣,就转到郑成功雕像前小广场闲坐。等他们从日光岩下来,洪钟说:你们不上去是对的。我说无所谓对不对,随兴而已。

后来,我去莫斯科红场散步,觉得应该脱鞋光脚踏一踏红场上的石砖,并坐一下。回来后向洪钟推介莫斯科值得一行,他立即行动,回来后告诉我,他让家人都卧在红场上,并拍照留念,高兴地示于我哈哈哈,这叫尽兴的“红场坐卧”。可惜没有名气,这潇洒之举未能像“雪夜访戴”一样流传。

最后,为本文题目说几句。这不是哲学概念,属文学范畴,正如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你不能从生物学角度说:“女人是血肉之躯”。那人家会说:“还有骨骼呢”!(李英群)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