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何以消夏

发布时间:2022-07-22 09:35:23 来源:潮州信息网

巫晓玲

今年暑假放得早,七月甫至,为期八周的长假就开始了。七月八月,暑热正盛,小暑,大暑,处暑接踵而来,苦夏之人自是心烦气躁,苦不堪言。而我,或许因有了暑假,却是喜欢夏天。

古人消夏,最喜游于山林间、溪水旁,或静坐或品茗或酌酒,有如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潇洒的,有如徐陵“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旷达的,有如杜甫“林深留客住,荷净纳凉时”悠闲的,当然,也有如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室中”心静自然凉的。素来向往古人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漫漫暑假,便常常独自一人或约三两好友,走进夏天的青绿中。

岭南夏天多雨水,潮湿燠热,但处处树木成荫,绿草如茵,满目清凉。夏天赏荷,我想应该是消暑的一大乐事。在广州,我以为最佳赏荷处当属番禺莲花山。前几年暑假,和几个老友前往,只见荷塘边垂柳依依,湖上荷叶田田,各色莲花竞相开放。粉色的、白色的,已开的、含苞的,各美其美。喷水装置喷出的水雾轻烟弥漫,让人只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暑气尽消,身心清凉。即使午后夏雨忽至,大家头发衫裙俱湿,依然笑语不绝。可惜这些年因了种种,老友们有的渐走渐远,此情已成追忆。

以前暑假,经常出游,多往北方走。这两年因疫情,无法远游,只能就近,于是离家最近的二沙岛和东山湖公园就成了我最常去的消夏之地。沿江环岛而行,只要晴日,总能见二沙岛的草坪上搭满了帐篷,或一家大小,或情侣,或三五好友,席地而坐,喝茶打牌,野餐聊天,放假的孩子们如出笼鸟,追逐奔跑放风筝,有时还有诗人作家树荫下铺一茶席,摆上花,搞个读书会。于是,炎炎夏日,便跟着风筝高远起来,在诗歌吟唱里泠泠作响。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东山湖公园,那里没有车马喧,园里小桥湖水,曲径通幽,近百年的古榕遮天蔽日,翠阴满堤,一走进去,只觉清风徐来,让人忘尘。一到夏天,荷花亭亭,便常有脚踏船在湖上游荡。有时我会不自觉地想,如果这些脚踏船换成采莲船,周围是密密匝匝的荷叶,水汽氤氲,人坐船上,于暗香浮动中穿行,那定会是夏日里最美的享受吧?荷塘边的亭子里,总是聚满了老人,三五成群,有的下棋,有的打牌,很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让我常生岁月静好之感。

到东湖,我有时会带上本薄书,坐在湖边石头上,在荷叶的清香里翻上几页,似乎也能读出满口余香。但更多时候是随意走走,有时站在九曲桥上,看睡莲开合,看水鸭戏水,看白鹭低飞,看远处线条优美的小蛮腰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摇曳。有时会到五孔桥那边柳堤的长椅上坐着,在晚风中听蝉鸣,听鸟儿归巢,听夕阳慢慢地从高楼落下。夜里的公园更是静谧,尤其是雨后。能闻到树木气息,有时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我曾经站在鸡蛋花下,痴痴地听了很久,仿佛闻到了童年夏天的味道。

酷夏,更多的还是宅家避暑。夏季,瓜果大量上市,每天一早到市场买回,学广州人煲各种消暑祛湿汤,丝瓜咸蛋汤、冬瓜薏米鱼头汤、苦瓜黄豆排骨汤等等轮番上桌,等家人下班回来给他盛上一碗,看他吃得心满意足,厨房里的烟熏火燎和大汗淋漓便也不觉其热了。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度过,也不失为消夏的一种方式。

忙完家务,给自己泡上一杯绿茶,放上一段轻柔音乐,再找上一两本闲书看看,或者走到阳台呆坐,阳台的台上要有花儿,睡莲或姜荷花就很好,姜荷花的叶子宽大,“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满满的夏天植物气息。窗外河涌绿水长流,岸边榕树枝叶茂密,已长到阳台边,常见鸟儿在眼前跳跃啾啾,此时,不用空调,就能让你顿生林泉之心。

梭罗说:“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如此消夏,甚好。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