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5 08:40:2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谢娇兰
童年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我的童年是饥馑的,因此美好的记忆莫过于晚稻收割后,在晒着干爽稻草的开阔田野里,与小伙伴无忧地奔跑。
金黄的田野与老旧的平房,常常是我梦里最温馨的场景。
然而,囿居城市多年,我已久违了这样的场景。
那日去丰顺回程的高速上,无意的匆匆一瞥,夕阳下一片片偌大的金黄稻田,顿时醉了我的双眸,仿佛童年的某个亲切的场景又再现。我马上按下手机定位,一定要去看看!
出发是个有暖阳的下午,季节显示是日大雪。同行友人老问我,有没记错,都大雪节气了,怎么还有未收割的农田呢?问得我也犹豫起来,儿时入冬,稻田便开始收割了,到了天寒地冻的日子,基本已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打谷时遗落的谷粒,几乎已被觅食的鸟儿捡光。因此我并不十分肯定,安慰着友人,日色尚好,就当一次郊游吧。
导航往潮汕机场方向,平时一往这个方向,不是赶着出差,便是赶着远游,都急匆匆,走忙忙。难得有一次慢下来的心情,看看身边风景。
出高速,走乡道,然后又拐进一条僻径,一切都是跟着感觉走。友人又置疑,有没走错路?我只能笑而不答,我们太习惯于在设定的模式里走最快的捷径,已陌生了这种自由散漫式的瞎闯。
我只记得高速之下那一片宁静的金黄,沿着高速走准没错。
果然,避让过田径上往来的车辆,我们进入的正是水稻种植基地。释然一笑,如愿以偿。
在一个叫彭厝村的乡里,我们停车看稻田去。身后是动感十足的高速公路穿过,眼前却是静谧的乡野与村落。
开阔的田野,稻田一格一格,有的已收割完毕,成为牧鹅好场地;有的尚未收割,黄得耀眼。
老人小孩在刚收割过的田野里打草结,童年时我们小孩也常做这些事,打完谷子的稻草一束一束横陈在田埂上,然后收拢为更大的一束,取其中一小撮稻秸秆盘绕在尾端,根部均称摆开,稻秸秆便立起来,像一个个尖顶小稻屋。
儿时喜欢捉迷藏,瘦小的儿童还能躲到稻秸秆屋里。
湿润的田地里,却是捉泥鳅的地头。儿时总能捉到肥美的泥鳅,下豆腐最美味。将洗净的泥鳅与豆腐同时下水,从冷到热慢慢烧开,泥鳅遇热则往豆腐里钻,最后便成了夹泥鳅的豆干煲。
大人说得神乎,小孩却听得乍楞,美味虽美味,却心痛着那泥鳅。
干爽的田埂上铺着干稻草,农人将切成小片的芥菜盛入竹箕晒在上头。
想像着日花与稻香的味道混合进去,腌制出来的贡菜,纯天然,用来下白粥,定教人食欲大振。
田野边是一溜儿老式潮汕民居,旧而不朽。写有“九牧世家”的门额,以及“福禄寿全”的门联。
开阔的谷埕晒干的稻谷已装入袋,植满芡实的池塘,留白处净是天光云影。
谷埕一角,扩音机播放着潮剧,戏迷的我马上听出是方展荣的唱腔,后来又换成洪妙的,从我们进村唱过霞光满天。开始以为是挂在村口电报杆上的喇叭嘴,后来走近了,原来是一卖干果的货摊,中年男子将喇叭挂在货车上招徕顾客。干果摆了一地,地瓜、花生、桂圆、瓜子、百合、薏米……林林总总有二十多个品种吧。却未见有人问津。
此况,水煮干花生对于开始有点饿感的空腹,不失为美味。买了一大袋,边吃边走出村庄。
想不到车子才转出此村,穿过高速下另一乡道。更大片的金黄稻田又跌入眼底,这一片都是未收割的,一望无垠。
接着天边的稻田,已被晚霞染红,金黄里又添了酒红色。
我们停车拍图,路过的另一车人,也停了车,掏出手机快速抓拍,又急急跑回车里,像拣到宝一样相视会心一笑。
这一刻,夕阳醉了。
这一刻,幸福很简单,心里有满满的稻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