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3 20:16: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内容摘要:本文对2022年上半年潮州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 键 词:2022年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潮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生产,高度重视撂荒地复耕工作,市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召开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工作现场会、撂荒地复垦复耕暨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有力有序推进复耕复种各项工作,全力让薄土变沃土、让荒地变良田。全力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农产品生产供应,促进全市农林牧渔业经济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一、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51亿元,同比增长8.3%。分行业看,种植业产值62.03亿元,增长12.1%,对全市农林牧渔业增长贡献率达84.3%,是推动农林牧渔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林业产值1.25亿元,下降25.1%;牧业产值9.18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21.07亿元,增长2.1%;农林牧渔服务专业辅助性活动产值4.99亿元,增长7.4%。(见表1)
表1 潮州市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情况表
累计产值 (亿元) |
比重 (%) |
增速 (%) |
拉动增长 (百分点) |
|
农林牧渔业 |
98.51 |
100 |
8.3 |
8.3 |
农业 |
62.03 |
63.0 |
12.1 |
7.0 |
林业 |
1.25 |
1.3 |
-25.1 |
-0.5 |
牧业 |
9.18 |
9.3 |
7.3 |
0.9 |
渔业 |
21.07 |
21.4 |
2.1 |
0.5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4.99 |
5.1 |
7.4 |
0.4 |
二、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增势良好
特色经济作物贡献突出。今年5月,我市成功举办“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了潮州单丛茶的魅力,进一步打响潮州单丛茶品牌,提高茶农种茶的积极性。上半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76万吨,增长15.4%,实现产值43.42亿元,同比增长15.4%,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2个百分点,对全市农林牧渔业增长贡献率高达74.6%。(见图1)
粮食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7万亩,同比增长22.3%;粮食产量2.6万吨,同比增长22.9%。其中,谷物产量0.8万吨,增长37.2%;薯类(折粮)产量1.6万吨,增长12.2%。
蔬菜及食用菌类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98万亩,同比增长1.3%;产量27.28万吨,增长1.4%。其中,叶菜类产量10.29万吨,增长0.2%;瓜菜类产量2.28万吨,下降2.8%;茄果菜类产量3.1万吨,增长6.9%;菜用豆类产量1.71万吨,增长10%。
水果生产有所减弱。受5-6月份持续降雨影响,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4.95万亩,同比增长0.2%;总产量11.46万吨,下降0.4%,实现产值4.98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柑橘类水果产量2.43万吨,下降1.7%;香蕉产量1.26万吨,增长3.0%;荔枝产量1.21万吨,下降8.6%;桑葚、杨梅、青梅、莲雾等其他水果合计产量2.39万吨,下降1.8%。(见表2)
(二)生猪产能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22.22万头,同比增长4.8%;猪肉产量1.86吨,增长9.1%;截至二季度末,生猪存栏21.13万头,下降2.0%,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2.32万头,增长0.5%。全市家禽出栏655.6万只,禽肉产量1.41万吨,分别增长11.6%和13.0%。季末家禽存栏425.84万只,下降0.4%。禽蛋产量0.66万吨,同比增长68.9%。
(三)水产品平缓增长
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9.54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海水产品7.09万吨,增长3.1%,淡水产品2.45万吨,下降1.8%。水产养殖平稳发展,占主导地位。上半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8.59万吨,增长2.1%,占水产品比重达到90%。
(四)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积极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生产,保障种苗培育、农业机械服务、灌溉服务、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渔业技术指导、初加工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同比增长7.4%。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结构仍需优化。近年来,潮州市农业经济总体情况较为稳定,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力扶植,打造并形成了如“岭头单丛茶”、“凤凰单丛(枞)茶”、“饶平狮头鹅”、“潮州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但是总体而言,农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占全市农业比重超过六成,其中茶叶占全市农业比重超过四成;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业与健康、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有待加快。另外,设施农业仍不发达,规模种植基地少,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效益缓慢。
(二)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使用水平不高。当前我市农业生产主体仍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种植地块零碎、经营管理分散,无法大规模使用大型农业设备和先进农业技术,导致农业生产繁重,生产效率较低,不能适应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四、相关建议
一是要逐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渔业、林业、牧业等行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现有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壮大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积极引进企业大户,种、养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和引导规模种植,提高单产增加产量。二是有关部门应加大技术推广和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到种植地进行指导,以点带面引导农户做好示范,让农民看得见实质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