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1 16:28: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今年以来,沙溪镇以打好“三大战役”为建设美丽乡村破局开路,着力推动涉土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和资源配置优化,为沙溪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来,沙溪镇坚持把“三清三拆”作为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的“试金石”,敢于对重点村居亮身手,全力推动清拆整治工作,并因地制宜,将拆除后的闲置土地打造成村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全面提升乡村人居风貌。
在沙二村的“新路巷”记者看到,路旁的宅基地已经清拆完毕,原先不到2米的道路被拓至6.8米宽,车辆来往顺畅,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沙二村村民:还没有“三清理、三拆除”之前,交通很不方便,停车也没地方停,最明显就是“新路巷”,原先是一辆车都没法通过,现在变成车可以通过,晚上也有停车场可以停车。
沙二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培悦:这条路以前贯穿沙一村和沙二村,两个村(加起来)是1万多人,(村民)都要经过这个地方。拓宽了之后,学生、村民、要到东山湖园区的人都可以通过这里,也缓解了宝山路的压力。
整治刚开始时,一些村民并不支持拆迁工作。这些曾经的“老大难”问题,后来是如何被顺利解决的呢?
沙二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培悦:拆迁方面我们是通过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带头,有违建违搭(行为的)一律自主拆除。在领导干部的作风带动后,工作一步一步推进。当时拆到一户村民的时候,他非常不理解 ,但拆了之后他家门口的路宽敞了很多,孩子春节回来的时候,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
党员干部的身先垂范赢得了群众对“三清三拆”的“赞成票”,也让沙二村的环境提升工作得以迅速推进。
沙二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拆后建设了四个广场,可以给老人进行体育运动和散步。以前来了(村里)也没有停车位,(现在)是可以多放70到80辆汽车,加上四个广场都留有几十个停车位。
村民:村里多了4个活动广场,作为村民,特别是妇女,晚上可以去跳广场舞,可以去活动。还有篮球场,年轻人来这里打篮球,(比以前)好得多,提高了生活水平。
在沙溪镇仁里村的“四小园”,百年古榕绿意葱茏,处处鸟语花香,园内凉亭、秋千、篱笆墙皆由竹子打造而成。然而这个让村民惬意休闲的场所,之前却是全村旱厕群的所在地。
仁里村党总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汆蓬:(这里以前)大概有20-30座旱厕,经过的时候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嗅觉上,感觉都是非常差的。
村民:现在下午老人和小孩可以一起(在这里)玩耍,环境比以前好很多。
为保障水利PPP项目的顺利落地,仁里村“两委”干部磨破嘴、跑断腿,解开群众“心头结”,清理出本被村民侵占的河岸土地。如今,村内的水域环境得到全面整治,沿溪自行车道、人行步道等基础设施也顺利建成。
仁里村党总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汆蓬:PPP项目涉及的就是我们村所有的水域,两岸长度差不多有3公里,我们村也花了很大力气拆了两岸很多的违建,差不多有100多处,1000多平方米。一开始村民非常抵触,到后来(村民)看到环境变好了,后面拆(时)村民都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沙溪镇共拆除露天厕所跟猪圈150余处,拆除废旧危房及整治村庄乱搭乱建共计1200多宗,伴随着这些阻碍乡村发展的“牛皮癣”被一点点清除,沙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也逐步落到实处,一个个的村庄不断破茧成蝶,绘就美丽乡村的时代底色。
沙溪镇副镇长 沈培彬:整治过程中,我镇坚持宣传在前,精准摸查清拆底数,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三清三拆”工作中来,做到应清尽清、应拆尽拆。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逐步提升乡村风貌,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